美文网首页古今诗话
浅谈“创作诗词是否需要让读者看懂”的问题(未完)

浅谈“创作诗词是否需要让读者看懂”的问题(未完)

作者: 帆影飘飘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21:58 被阅读40次

  浅谈“创作诗词是否需要让读者看懂”的问题

    我认为,当诗词的创作者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出来的时候,肯定是希望读者能读懂作品并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毫无疑问,作为诗词的创作者,我们要努力创作出能让读者看懂的好作品。

但即使再好的作品,要让所有读者都看懂是很难的。因为一首诗词能否被“看懂”,与创作者的表达是否得当有关,还与读者的阅读水平高低有关,更与“看懂”的标准不同有关。

      何谓“看懂”?借英语词汇来说,“看懂”不是look的过程 ,而是read 、understand 和enjoy 三个不同的阅读理解欣赏层面。

  read 层面的“看懂”是必须的也是最浅层次的。就是接触到诗词文本,从字词入手,能正确读其音,理解其义,进而初步理解诗词文本的内容。能不能根据语言正确理解诗词,这与作者的语言选用有关,也与读者的知识储备有关。

    一方面,作者在有效表达的同时,应尽量少用生僻字词。如我曾写过一首《如梦令》“昨夜惊雷雨注,荡涤老街尘土。潮涨大江平,淹没落红无数。涯渚,涯渚,静泊渔家舠渡。”在朋友圈发布后,就有朋友因为不认识那个“舠”字也不懂其意思就说没看懂,看懂的朋友也说“舠”读起来不好听。其实此处用“舟”表意效果是一样的,只是当时无意中看见李白的《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就故意学用一下。后来想想,李白诗是为了押韵,我却是弄巧成拙。可见,诗词写作首选常用词汇更容易被读者看懂。当然,除了生僻字词会不利于看懂以外,作者如果用词错误、生造词语等也会造成哪怕是接近口语的诗句也令人费解,如我看见过诗句“点校群贤斗志昂”,如果不是作者解释说“点校”是指“重点学校”,这种压缩生造的词语又有谁能看懂呢?所以,要让诗词被读者看懂,要尽量少用生僻字词,更要正确使用词汇。

  另一方面,作为读者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要懂得古代诗词语言常用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比如一词多义、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文言特殊句式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知识,哪怕是用常见语言表达的看起来很浅显的诗词也有可能看不懂,或者自以为看懂了实际却没有看懂。比如我小时候读“停车坐爱枫林晚”,以为自己读懂了。多年以后才发现,我一直被当年的幼儿画本图中那儿人“坐”着的姿势误导了。原来“坐”在古汉语中有很多意思,这里是“因为”的意思,整个句子表达的是先果后因的关系,这样“爱”的感情色彩才更加浓烈。诸如此类的没看懂还有很多。小孩子背诗不懂诗属于此类,有人看不懂子丘老师的“偏钻故纸应无用”主要是不懂“故纸”的意思亦属于此类。

    understand层面的“看懂”是在正确解读诗词语言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词的内容主旨和蕴含在其中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说“诗言志”,在这个层面上的“看懂”,这就需要作者围绕自己所言之志选择恰当的意象,运用语言营造出相应的意境来准确表达个性化的主题,而且要表达的思路清晰;同时也需要读者阅读是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及人生际遇,还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尽可能的接近看懂。

    比如同样是《卜算子.咏梅》,之所以毛泽东和陆游表达的主题相去甚远,是因为两人的时代、身份、人生经历不同。毛词的写作背景:1958年,“大跃进”遭受挫折后,中国又连续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重重困难之中。了解这个背景之后,理解其写作目的就不难了: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这样,才能理解作者写梅花不畏严寒,开放在坚冰悬崖,是以梅花象征革命者。毛泽东借咏梅来言志,鼓舞广大的革命群众。而读陆游《卜算子.咏梅》,则要联系他一生坎坷的人生经历。不难看出,作者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借赞梅来表达了自己无悔的信念和高洁人格。如果脱离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际遇,恐怕也很难真正看懂这两首词。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浅谈“创作诗词是否需要让读者看懂”的问题(未完)

    浅谈“创作诗词是否需要让读者看懂”的问题 我认为,当诗词的创作者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出来的时候,肯定是希望读者能...

  • 浅谈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四炼”

    浅谈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四炼” 浅谈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四炼” 人们常说,写格律诗词,如同雕刻一幅精美的作品。如果想让...

  • 浅谈诗词创作

    原来,所谓的爱过一场,不过是用我“一厢情愿”的天真,来圆你“喜欢我”的谎言。我的天真,在你眼里,不过是傻的可怜而已...

  • 浅谈创作者对古典诗词词汇的运用——继承与创新

    浅谈创作者对古典诗词词汇的运用——继承与创新 摘要: 古典诗词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范式,其词汇经过一代代人的锤炼与发展...

  • 【诗词创作随笔】之三 ——《浅谈灵感》(续二)

    【诗词创作随笔】之三 ——《浅谈灵感》(续二) 文/永胜 李白斗酒诗百篇,他不是酒腻子,是为了保持亢奋的...

  • 自媒体

    作为创作者,要有“读者心态”,在创作的时候,要站在读者阅读的角度思考,这篇内容对于读者来说,是否易于阅读和理解,是...

  • 性灵深处有神祗

    ——浅谈武强华的诗歌创作 作为一个诗歌的阅读者,看到倾心的作品,有时候不免扼...

  • 浅谈诗词创作中的变与不变的问题

    对于诗词创作这门功课而言,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鸟朝凤了。这里我说的百花呢就是每个人写的诗词形形色色,风格不同,...

  • 浅谈诗词创作之审美

    我其实不太喜欢用文字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尤其是用手机,可是简书不能发视频也不能发语音,那就简单“说”下吧。 我教朋友...

  • 诗词创作——炼意浅谈

    炼意中的“意”在这里指的是诗词的主题。炼意也就是讲求如何围绕突出主旨进行艺术构思过程。中国古代的艺术大家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创作诗词是否需要让读者看懂”的问题(未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ft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