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不会化解明日之痛,却会消解今日之欢。——利奥.巴斯卡利亚
最新研究已经发现创伤性记忆是为何及如何印刻在我们记忆中的,一旦暴露于消极体验中,大脑就会释放两种化学物质,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都能强化记忆。——《荷尔蒙是如何带来压力的》
你身边很有可能认识这样的人,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偶尔体重多了一点点,没有任何其他抱怨的事,也没有大变故。可每天醒来,总是免不了各种担心,很难完全的休息放松。
实际上这完全是“咎由自取”,休息本身意味着放下所有的戒备,对外来危险毫无抵抗能力。但外面永远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不是这个事儿就是那个事儿,一个成年人随时都可以从身边的人或事上找到令人担忧的地方,叛逆期的孩子,父母的健康,和恋人的交流,臃肿的身材。
什么是广泛性焦虑
顾名思义,它的症状确实是泛化的,即使不存在特定的压力源,焦虑也同样可能发生——焦虑是常态化的,和要参加什么事情无关,可以说是日常焦虑了。
不同于恐慌症,不存在一个突然的焦虑发作;不同于强迫症,你不会迫切想要一遍遍洗手;不同于创伤后应激障碍,你的人生不曾遭受过某个无法逾越的打击;不同于恐惧症,某个东西令人无比害怕,但一经移除马上就好。
广泛性焦虑是一种持续的、全天候的、不切实际的、明明白白写脸上的“我太紧张了,要尖叫才行”的焦虑症状。
广泛性焦虑是怎样形成的
早期经历也会有一定作用,充斥着暴力,言语冲突,离婚,财务忧虑的环境长大,患广泛性焦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就拿现在互联网来看,网络的便利同时,让我们更方便看到世界的精彩,而当自己和别人的比较时,更容易心生不满和沮丧。
当自己长期处于一个紧张,压迫性的环境下,专注于当下在这个时候是危险的,甚至还会得到痛苦的结果,焦虑,戒备反而是保护自己的外衣。
在焦虑的情况下,如果一件事脱离自己的控制,可能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责怪自己没能及时对不好的结果予以阻止(我早该发现...本该及早...都是我的错);另一种,对周遭生活变得更加警觉。为了避免危险再次发生,会通过给予建议、指令、甚至将焦虑加诸他人的方式来加剧对他人的控制。
如何对抗广泛性焦虑
讲出自己的故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就是第4章提到的“及时清空”。通过表达来释放长期以来压抑在心中的痛苦、悲伤、愤怒及怨恨。这些情绪诱发了焦虑,我们需要努力探索自己忧虑的“目的”所在——它是如何让自己沉溺其中并推动一切“运转”起来的。
需要学会放下忧虑,取而代之对别人的信任。作为一个习惯向别人提供照料的人来说,必须控制住想要提供帮助的欲望。
看到这一段,倒是想起一句老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已经成绩立业的还好,如果是外地求学的孩子,放假开学提醒坐车安全,天气变化提醒添衣,父母巴不得也搬到学校住。
常用指南
1,广泛性焦虑并不是一种起伏不定的情绪体验,也不是突然降临的可怕时刻,而是一种持续存在的“就要坏事了”的感觉。
2,广泛性焦虑让你看起来没精打采,总是显得难过、疲惫、无法享受生活的快乐。
3,练习会加深对它的觉察,也有助于它的消除。
4,我们可能会对任何让我们变得好受一些的东西上瘾,包括忧虑。
5,学习、联系 和建立边界至关重要,你唯一可以控制的是你自己。
——《如何才能不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