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卫灵公》篇明哲保身

论语《卫灵公》篇明哲保身

作者: FrancisTsai | 来源:发表于2024-08-29 07:12 被阅读0次

第六章

原文: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翻译:
孔子说:“真是刚直啊,史鱼!国家治道清明,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治道昏暗,也像箭一样直。真是一位君子啊,蘧伯玉!国家治道清明,他就出来做官;国家治道昏暗,他就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退隐。”

1.史鱼和蘧伯玉,都是卫国大夫。

著名的“史鱼尸谏”。他临死对儿子说:“蘧伯玉是贤人,我多次向国君举荐,国君还是不用他。弥子瑕是小人,我多次劝国君疏远他,国君还是不听。我身为国家大臣,却见贤不能进,见不肖不能退。死后没有资格把灵堂放在正堂,你把我的尸体放在窗户边,就算成礼了。”史鱼死后,儿子不敢不照办,卫灵公来吊唁,看见史鱼的遗体放在窗户边,大吃一惊,问为何对亡父如此无礼。史鱼的儿子把史鱼的交代汇报给他。卫灵公深为震动,马上命令把史鱼的遗体安放在正堂,并立即重用蘧伯玉,辞退疏远了弥子瑕。

2.儒家的明哲保身之道,是最为人所诟病的,觉得儒家不够英雄,不能斗争。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其根本观念,主要有以下六条:

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在,要尽孝道,不能跟君王死磕,把自己命给搭进去了,谁来替我尽孝道呢?
2.家庭比国家重要,家在前,国在后,不能给家庭招祸。
3.世道总是治乱交替,不是一己之力能改变。乱了,卷而怀之,等待。
4.明哲保身的关键底线,是不同流合污。你们要乱来,我不参与,我回家种红薯去。明哲保身的保身,本意不是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而是出污泥而不染,保证自己不受污染。
5.对君王要敬,就算他是个坏蛋,但君臣次序不能变,不要反抗他,等他自己过去了,下一任君王再说吧。
6.还有一条,在孔子的时代,还没有进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当国家无道的时候,孔子们还有一个选择,走!事实上,他也一直在走。

3.这就是儒家明哲保身的君子标准了。我们可以看到,当国家无道的时候,或单位乱七八糟的时候,有四个选择:

1.同流合污。
2.明哲保身。
3.坚决死磕。
4.辞职走人。

相关文章

  • 卫灵公问阵于孔子

    《论语·卫灵公篇》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卫灵公是卫...

  • 开始故事会

    《论语》卫灵公篇第19-20章:卫灵公篇第19章:【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说,一个君子最...

  • 《论语·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

  • 《论语》卫灵公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

  • 论语卫灵公篇

    第二节:贫穷不可怕,怕的是失去原则和气节。 原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

  • 论语卫灵公篇

    第四节:孔子感概知晓的德行之人稀缺 原文: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子路呀,在这个世上知道德行的...

  • 论语卫灵公篇

    第五节:管理者要敢于放权。 原文: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 译文:孔子说:“无为...

  • 论语卫灵公篇

    第七节:让自己在不确定中受益。 原文: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

  • 论语卫灵公篇

    第八节:如何掌握沟通技巧。 原文: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论语卫灵公篇

    第三节:遇事要向内求,自我反思。 原文: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卫灵公》篇明哲保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fx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