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是人与人在特定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活动。基本模式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示范引路,指导方法;围绕话题,双向互动;评价激励,创新交际;总结提高,拓展延伸。关键词有“话题”“目标”“方法”“评价”“实践”。在课堂上运用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有价值的话题,如《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确定好明确恰当的目标,如“如何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师生、生生互动时,教给孩子小组讨论、倾听时的方法,如“”围绕话题,说话音量适中,不影响其他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说,一个孩子说完,另一个孩子要表达认同再补充自己的看法,有序发言,不要重复……”。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展示要从不同角度评价,如“你做到了认真倾听,你说话特别完整……”。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口语交际的能力。
“多文本阅读”是教师、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然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课本上的“单篇”是“例”,需精读; 而“多文本”是“组”,需略读,浏览。精读课文是以“例”教方法,教识字,举其一;略读课文是以“广”渐“深”,以“博”渐 “ 专” ,反其三。多文本阅读意味着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不可能提太多问题,不能发起太多讨论。老师话多了,问题多了,对话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所以“多文本阅读”只有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多文本阅读意味着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高潮迭起……过于精致细腻的课堂,往往是连结和环节偏多、转换频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的时间,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多文本阅读”就不可能实现。多文本阅读意味着课堂学习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在多文本课堂上自读是基础,讨论是重点,发现是亮点。在多文本阅读的课堂上,教师要有“蹲”的姿态,尊重学生的读书权;教师要有“赏”的目光,捍卫学生的话语权;教师要有“放”的胸怀,悦纳学生的独到见解,引导学生阅读,充分感受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乐趣。如学完小说单元,可以用“鱼骨图”的方式再拓展三篇小说梳理情节,“鱼头”上写小说题目,“鱼骨头”上概括小说主要情节,“鱼刺”上写打动自己的细节,“鱼尾”上写自己读了小说后的收获和感受。
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思考中加深理解,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