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作者: 帅帅减脂部落 | 来源:发表于2019-08-23 12:31 被阅读0次

    同读一本书/____《曾国藩传》____

    姓名____尤智_____

    时间___第三周____

    一、读书摘要

    曾国藩一生朋友如云,且其所深交,都是相当杰出的人物。他事业的成功,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善于用人的成功。本周聚焦曾国藩的人际关系,学习他是如何面对恩怨冲突,培养人才的理念方法。

    二、金句/语录

    1、曾国藩不断反省自己的缺点,与人相处越来越注意替他人着想,朋友越来越多。

    【反思】:“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也是同样的道理,懂得让利于人,必然这些人就会聚集在你的身边。凡事不贪小便宜,懂得吃亏是福的道理,你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你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广。

    2、曾国藩一生,与上级交往,是很注重分寸的,从不失态。这是曾国藩一生的一个重要原则。

    【反思】:骄下必谄上,一个人对下属有多么骄傲,对上级就有多么谄媚。与上级的交往,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远会让领导忽略你,感觉你无所作为。太近会让同事认为你谄媚,你会自认为和领导是“兄弟”,产生错觉。所以和领导、同事的关系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是正确的相处之道。

    3、曾国藩认为对外谈判中,应该像君子一样,首重信义。能答应的,大大方方地答应,不能答应的,坚定不移。

    【反思】:大丈夫言出必行,不答应则已,如果答应则尽力办到。人生要学会“吃亏”,这种吃亏是在小事情上退让,不争外子。在大事情上,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争里子。

    4、曾国藩不想成为海瑞式的清官。他刻苦自励,全力内圣,是为了达到外王之业。因此,他做事更重效果,而非虚名。曾国藩从自身经验总结出,一个人特立独行,必然为众所排斥。

    【反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思想,你可以对自己狠,但不应该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做人太过低调会让别人无法了解你,相反,做事太过高调只会招人妒忌。因此,这里又回到了“中庸”之道,不管做人还是做事,“追求合适极致”的状态是一生的追求。

    5、曾国藩一生朋友如云,且其所深交,都是相当杰出的人物。曾国藩一生功业,半受朋友之助。他事业的成功,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善于用人的成功。

    【反思】:朋友多了路好走,很多弱关系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交友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培养人和用人更是一门学问。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把时间用在培养接班人上,也只有当你的下属有能力取代你,你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平台。花时间交真心朋友,花精力培养接班人,这两件事情都是非紧急但重要的事件,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

    三、思考题

    一、请你给曾国藩的主要人际关系画图,并用关键字标注他们之间关系。

    以时间为序,画出曾国藩人生各阶段的主要人际关系。

    将你自己的主要人际关系画图,比较,说说你应该向曾国藩学习什么。

    注:画两个图,参照思维导图+时间线图(在一条线上标注)。

    【答】:

    曾国藩的人际关系图

    曾国藩的人际关系图

    向曾国藩学习:把择友当作人生第一件大事,与人相处注意替他人着想。曾国藩一生朋友如云,且其所深交,并且都是相当杰出的人物。曾国藩一生功业,半受朋友之助。他事业的成功,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善于用人的成功。他善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对朋友提携报答,不遗余力。他一生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对待人际关系人以虚来,我以诚往,以直报怨。不会轻易攻击别人,但一旦出手,锋芒也是常人难敌。曾国藩喜欢听好话,也能听坏话。做事能决断有霸气,都是凭情理。用人处事,从大格局到小细节,都值得学习。

    二、请你分类分析评价曾国藩的人际关系,曾国藩如何建立、维护与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并比较自己的人际关系建立、维护、应对?

    注:关系分类包括家人、上司、同事、下属、师友、竞争者;

    重视细节,包括并不限于家书、奏折、择友(曾语:把择友当作人生第一大事)、恩怨(何桂清、沈葆桢、左宗棠),特别是皇帝(例如,咸丰帝《应诏陈言疏》)。

    【答】:

    一、师徒关系

    曾国藩到了翰林院以后如饥似渴的开始读书,拜访大儒唐鉴,请教读书学习之法,虚心求教,唐鉴告诉他记日记最重要的是反省自己,并且要反思一个人行为和念头,每天记几条自省录,来督责、规范自己。

    对于李鸿章的人才塑造大计,曾国藩也是费尽了心机。曾国藩的人才实践,第一步是求才,第二个是观察,第三步就培养。李鸿章爱睡懒觉,曾国藩让他养成了每日早起的习惯;李鸿章平时好说谎吹牛,曾国藩将他带在身边,让他与天下第一流人物接触,让他察觉到自己的渺小;李鸿章心思太灵,遇事容易动摇,曾国藩经常对他讲“挺”经,教他遇到困难要挺得住。

    心得体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做将帅的,一定要帮助下属立业成才。对待下属,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内心里希望他们发展得好,这样,他们才会内心感激你的恩德。

    二、同乡

    曾国藩效法祖父,急公好义,特别爱助人。挚友刘传莹病死,曾国藩出版其遗著;邹兴愚在病死,曾国藩为他料理了后事,写墓志铭;邓铁松在北京患病吐血,情况危重,曾国藩筹钱将他送回湖南……

    江忠源人此人出身不过举人,却胸怀大志,才气超群。江忠源拜倒在曾门之下,执弟子之礼。咸丰皇帝登基时,曾国藩举荐人才,江忠源名列其中。

    胡林翼一生与曾国藩互相支持,曾国藩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抽调自己的心腹大将罗泽南支持胡林翼。胡林翼也是一个懂得感恩之人,在曾国藩被解除兵权两年期间,一直上书咸丰皇帝恢复曾国藩之职,两人在这一生中互相支持,共同进退,曾胡二人联手攻占安庆,成为太平天国战争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心得体会:“同乡有危急事,银钱则量力佽助,办事则竭力经营。”曾国藩此生对待同乡尽心竭力,尽力所能及之事。曾国藩待人处理以真心换真心,以“诚”字来往,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对朋友提携报答,不遗余力。

    三、同僚

    曾国藩一生,与上级交往,是很注重分寸的,从不失态。他和穆彰阿交往,完全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走动并不是特别勤,所以后来穆彰阿倒台,曾国藩也没有受到牵连。这是曾国藩一生一个重要原则。

    咸丰去世后不过两个多月,太后慈禧和恭亲王奕发动宫廷政变,肃顺被诛。曾国藩是“肃顺这条线”的人。肃顺虽然极推重曾国藩,但曾国藩却与肃顺走得不近,这也是因为曾国藩一生的原则是不攀附权贵。

    心得体会:曾国藩这一生与上级相处,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的原则,不建立亲密的私交,这个度把握得非常好。也正是因为曾国藩懂得“世事无常”及“树倒猢狲散”的道理,因此,他与上级相处,不做“出格”的事,这也是曾国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则。

    四、君臣

    曾国藩在处理君臣关系时,一直是抱着为国为民的理念,鞠躬尽瘁。其中谏言的《应诏陈言疏》深入的指出了大清面临的种种危机、官僚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批评了官场风气不正。这道奏折曾国藩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木秀于林,风被催之”,这也为曾国藩后面被解除兵权埋下了伏笔。

    曾国藩被解除兵权后,反思起兵以来的种种情形。“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圣人之言,他实际并没有直正做到。蛰伏两年后,曾国藩完成“中年变法”,他对皇帝,不再那么直言不讳了,而是学会了打太极拳,他变得平实沉稳,非常谦逊。

    心得体会: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的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

    五、敌人

    曾国藩此人朋友虽众多,但敌人也不少。曾国藩对待敌人与剿灭太平天国用的是同样的原则:“先剪枝叶,再伐根本”。曾国藩不轻易出手,但出手一定是斩草除根,置对方于死地。

    清除何桂清集团党羽时,曾国藩“先剪枝叶”,先后分别清除了王有龄与薛焕,最后对准了何桂清集团的中心人物何桂清。清除何桂清时,回奏时如老吏断狱,犀利无比,理直气壮,直接就要了何桂清的命。

    心得体会:曾国藩和李嘉诚是一类人,看起是像一头“仁慈的狮子”,给人的感觉毫无还手之力,但实际无比犀利。当需要露出“獠牙”之时,绝不手软,对待敌人可以仁慈,但也须具备还击的能力。

    六、好友

    曾国藩一生的成功离不开好友的大力协助,在曾国藩被解除兵权的两年期间,他彻夜反思,向好友虚心请教,让他们给自己提意见。在朋友的帮助下,曾国藩总结经验教训,越来越看清自己的性格缺陷。

    其中罗汝怀在信中提到:“你太特立独行,整天一副“唯我正确”“你们都不争气”的神气,自己触犯了官场的“潜规则”,还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怎么能不被排斥?”这席话深深的触及到了曾国藩的内心,让曾国藩越来越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致命弱点: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

    心得体会:“忠言逆耳利于行”,人们喜欢听好话是人性,但能不否听坏话就会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我们的大脑机制,会天生对反抗自己,不顺从自己的行为进行“斗争”。我们要想进步,就必须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七、家人

    曾国藩给家人留下了传世的《曾国藩家书》,在家书里面把自己此生从“修身”、“劝学”、“治家”、“交友”等各方面进行训诂。还留 下了人生智慧的八本之言: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内忧外患、病入膏肓的清王朝最后的守护者曾国藩在去世前交代给子女的遗嘱里没有一句对于财产的分割、官位的安排,而是一如既往的交给子女做人的道理。

    心得体会:与其给自己的下一代留下财产,不如教子女做人的道理。这一点曾国藩和梁启超先生非常相像,梁启超先生的两个儿子都是按《论语》教导出来的君子。我们给下一代树立榜样,传授做人的道理,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八、亦敌亦友

    曾国藩与左宗棠本都是湖南老乡,年龄只差1岁,左宗棠自幼聪明,才会出众,但始终郁郁不得志。

    曾国督办四省军事后,将浙江军务全盘交给左宗棠,应该说,左宗棠的事业,是受曾国藩的提携甚力。但攻下南京后,由于幼天王逃跑,左宗棠不先禀告曾国藩,反而直接将消息报告了朝廷。两人因此结仇。

    左宗棠此生以诸葛自命,和曾国藩完全是两类不同的人。左宗棠聪慧,曾国藩笨拙,左宗棠本自视甚高,怎能居他人之下?从左宗棠交友就可以看出,他一生的朋友之道不屑于用心讲求,先后绝交的朋友不止曾国藩一人。

    而后,当左宗棠听说曾国藩回任两江后,第一反应是担心曾国藩破坏他成就大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曾国藩在左宗棠的“剿”捻及西征中,曾国藩将自己最得意的部下交给左宗棠使用,让其大为感动。

    最终,左宗棠承认自己不如曾国藩。左宗棠做事凭的是一股气,但不管这个事千万年后能否经得住评价。在郭焘嵩看来,曾国藩是圣贤,而左宗棠仅止于豪杰,这就是二人根本的区别。

    心得体会: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从这个故事中也能看出来,左宗棠与曾国藩的不同。曾国藩立志做圣人,凡事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曾国藩虽然和左宗棠有过节,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依然从心里愿意帮左宗棠。在我看来,这也是两个根本的不同。曾国藩理性,纯粹;左宗棠感性,精于算计。

    四、启发与收获

    本周深刻的剖析了曾国藩的人际关系,从曾国藩对待同僚、朋友、家人、以及敌人都能看出其人生智慧。

    曾国藩的成功一半归功于他成功的社交能力:同乡的顶力支持,朋友的真心建议,家人的无微不至等等。

    社交是我们必须要修炼的能力,把社交视为我们一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是我本周最大的收获。

    END.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iz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