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书发现了个有趣的理念:心理账户。觉得有很意思,想来聊几句。先说几件小事。
每年的换季,尤其是到冬天,总有一件让人很开心的跟钱有关的事!那就是“白来的钱”!比如大衣的口袋里!衣柜的角落里!总是容易翻出些皱巴巴的毛爷爷,有时候还是粉红色的毛爷爷!简直就跟天上掉馅儿饼似的,恨不得立马屁颠屁颠拿出去买点什么犒劳自己。内心os是:反正也是白来的,不花白不花,花了好痛快!
还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时刻!是借给朋友的钱突然收回来了!我天!又一笔飞来横财!买买买!于是,飞奔到商场又或者是在某宝上飞速买了个包包!就像还回来的钱不是自己的一样。简直意外之财!
其实呢,这些钱本质上跟我们工资卡里那部分辛苦挣来的钱的本质一样,都是同样的钱。为啥花的时候心理感受完全不一样。
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曾提出过这么一个概念:“心理账户”,也称“心理会计”。简单来说,我们会按照几个不科学的名目来分类我们的心理账户,比如:工资、奖金、白来的钱等。由于这种心理,我们买买买的时候,就会做出很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比如,眼下我们的下一步计划是买房,突然辛苦工作赚了100w和买彩票中了100w,完全就会有不同的花法。也许前者100w全部拿来买房,后者30w玩玩玩,70w拿来买房。
被我们偷偷放在心理账户中“白来的钱”那一项的钱,很容易莫名其妙的花掉,而且往往是一些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轻易的花掉这部分“白来的钱”呢。
往往我们花这部分“白来的钱”的时候是下意识的。内心给它贴上“意外之财”的符号,花的时候也就收不住手了。如果意识到这是一种非理性思维,能从思想上对这部分钱一视同仁,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俗话说得好,战胜老虎的第一步是先找到老虎。“非理性决策”对应的是“理性决策”,同时,“心理账户”对应“经济学账户”。心理账户中,每一块钱根据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被区别看待。经济学账户里,每一块钱只要绝对量相等,都可以被代替。钱是等价的。
如果我们就是喜欢花这种“飞来横财”的感觉,且它不会对自己生活造成多大的损失,那么不妨冲动消费下,体会体会这种小确幸。
如果我们追求每一笔钱都发挥钱该有的功用,不妨在“白来的钱”这个念头冒出来来时提醒自己:都是一样的钱,该怎么花还怎么花。
(心理账户的体现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比如,某同学今年发了5k块年终奖,会冲去买个包包,同样是该同学,今年发了5w块年终奖,兴许就会把钱全存起来而不是去买包包了。而如果一分年终奖没发,maybe会挪用老公的年终奖愉快的买个包。毕竟不是自己的钱,白来的。。。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网络搜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