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落花与秋风》笔记2
悲伤的迷宫
李商隐对于生命的体验是那种彻底的绝望,是那种大悲哀,大绝望。《暮秋独游曲江》就是很典型的李商隐式写法: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开花的时候他春恨生,落叶的时候他秋恨成。
在李商隐眼里,生命就是这样,悲伤是不断循环的,快乐可能是偶然的。
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说:
“‘身在情长在’一语,最为凄婉,盖谓此身一日不死,则此情一日不断也。”
《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普通人往往是在回忆的时候才觉得失落,迷惘,但李商隐说我是 早在这之前就已经惘然了。在这个世界上,李商隐好像无处可逃。
我们读这首诗,好像走在一个悲伤的迷宫里。
悲伤是无处不在的。
本来在春天,万物要开始生长了。可是在这个时候李商隐已经预感到有一天荷叶会枯萎。
李商隐写的《春风》:
“我意殊春意,先春已断肠。”
他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已经肝肠寸断了呢?因为他知道花有一天会落下,所以他甚至会害怕看到花开。这是一个敏感的诗人会有的心理。
李商隐的这首《月》: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似乎月圆了就意味着生活也是圆满的状态。可是李商隐说“未必圆时即有情”,月圆了又怎么样呢?
屈复《玉谿生诗意》评价这首诗说:
“月缺而人愁,月圆而人未必不愁也。”
在李商隐眼里,人生大概从来没有一刻会是圆满的状态。
李商隐在悲伤的迷宫里走啊走啊,可是永远走不出去。对李商隐来说,他到最后都是“身在情长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怅望江头江水声。”江水是永不停息的。江水就是时间。
时间的河流在不断地向前。
李商隐只能站在一旁看着它,看着它有一天将自己也一同带走。
李煜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水是长东的,而人生也是长恨的,充满着遗憾。
李商隐、李煜,包括曹雪芹,他们是气质相同的作家,他们心里那种悲哀和绝望是彻底的。
欢迎阅读+点赞,我是平原雪,爱阅读,爱写作,爱分享,以我之笔,书写生活与梦想。
如果你愿意坚持在简书深耕写作,可以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开通简书会员。
平原雪邀请你免费开通简书会员
开通后简信我,领取旗下会员福利,进简书写作社群,参加各种有奖写文活动(自由选择)!
我旗下会员点此链接续费,可以简信我领取续费奖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