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又来回顾一下童年往事。
我四岁就去了镇中心幼儿园,那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农村,上幼儿园的小孩子还不是很多。这大约也是我老父亲当时的一番心血吧,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在好一点的学校接受教育,能够早日成才。
那时在幼儿园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语文和算数。语文学习二十六个拼音声母(有没有学韵母,现在不太肯定了);算数学的是1—10的加法和减法。除此之外,就是美术和音乐,另外,时不时的还会玩一些小游戏。
我现在隐隐约约还记得在美术课学习的一些内容(或则是记忆强加给我的也说不定!)我的美术课本上似乎画过小小的国旗,天安门上的那种,一个顶着圆球的旗杆,旗杆右侧漂着一张线条优美的五星红旗。另外还画过简易的帆船、小鱼和小鸭子等等。
相对于画画,我似乎更喜欢唱歌多一些,早些年父母及乡亲就经常说我放学回家一路上都在唱歌,如果事实确实如此,这就足以证明我喜欢唱歌胜过其他,唱歌确实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总有一种使人欲罢不能的感觉。
至于那时的儿歌都唱了些什么呢?其实有些歌现在都在唱,比如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比如小鸭子,嘎嘎嘎,游到河里把船划;比如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对了,就是捉泥鳅。等等等等,其他的我也记得不太清楚了。
到了小学以后我们唱的歌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等,现在这些熟悉的旋律都还时不时在脑海里旋转,那种朝气蓬勃的感觉实在是撩人心弦了。
坏就坏在那会儿的学习成绩不好(其实一直都不太好)上完小学一年级就被迫转学了。转学后的村办小学基本不怎么教音乐,我感觉那会儿的村办老师都不怎么会唱歌,偶尔心血来潮时,他们会把一首歌的歌词写在黑板上,然后拿着教鞭一句一句,就像教课文那样唱给我们听,唱完之后就叫我们一句一句跟着一起学。至于学了哪些歌,我现在已经不记得了。
稍微长大一点之后,村里的电视机、收音机开始慢慢普及了,电视机收音机时不时会有一些好听的歌曲放出来,于是我就跟着电视机收音机学起歌来。早期的时候还是红歌比较多,比如东方红,北京的金山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星闪闪,歌唱祖国等等,后来又有了血染的风采,映山红,高山上流云等等,反正歌曲还有很多也挺好听的。
再过些年流行歌曲就开始盛行了,什么东方之珠,新鸳鸯蝴蝶梦,吻别,花心,什么等待花儿也谢了,爱江山更爱美人,我的未来不是梦……这些歌曲也是一茬一茬的长了出来,我也不知到歌曲是哪一年创作出来的,由哪些歌星唱出来的,反正出一首就跟着学一首。有时候看见别人也会唱自己刚学的歌,就会忍不住把那个人当成同类人,只要那种感觉一对上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唱起来。
学了那么多年的歌(至少也得有好几百首吧,有些歌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已经不流行了;有些歌的歌词也忘记了。)现在依然是一个不懂五线谱的人,早些年没有接触,到后来也没人教,学完一首歌就算是满足了。自我感觉五音还是比较全的,该有的韵律一点也不会少。说句大白话,我唱歌还是蛮好听的(自我欣赏一下)当然现在的嗓音大不如前了。我唱歌的高光时刻还是在变声期之前,那会儿我唱我的未来不是梦,可是让大人们都情不自禁地赞叹,用他们的话说,没想到你这娃唱歌还挺好听的(言下之意,你其他啥也不是!)好吧,我接受这种赞美,有一点不错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这上了年纪之后,有感觉的歌还是会跟着学一学,不为其他,只为了那种情感的共鸣,好的歌曲会听,会唱,有闲暇的时候来上一首,日子还是挺有诗意的。惟愿余生有美歌相伴,歌唱之余能不忘年幼时学歌的心境,已经是很难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