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桥镇东北山围,西南水绕。湖塘村位居镇的最南端,全村含大小七个圩,总称湖塘圩,是全镇最大的圩区。
今年汛情严峻,湖塘圩出现了险情,广大军民日夜奋战,它又一次度过了险关。
严桥集镇地势低,湖塘属于更底下,大水多冲向那里,当那里泄水不畅时,水撑上来,集镇就淹了。所以每到这时,我们上关注皖江水库会不会泄洪,下关心湖塘方向的汛情时况。有时冲锋舟送人上来,一问,是湖塘的,冷缩而少语,可以想见,这时的湖塘干群与驰援军人在政府的带领下于危险的最前沿又在作怎样的拼搏!百无一用是书生,每每思及此,便知古人所言不虚。
湖塘坝又位于村部的最南边,车在坝下管理站停定后,我才感觉到曾经来过这里,车才买的时候,跑村路练手练脚,当时不知道在哪里,从哪来,到哪去。
跟随着原书记赵老,我们登上了湖塘坝埂。坝埂拦的是独山河,河那边便是开城。独山河因附近的独山(现在开城境内)得名,向东汇入永安河,算是永安河分支。在这一带永安河又叫东河,以别于西河,附近曾有一个小学,就叫东河小学。现在独山河水位不高,老书记说,今年最危险的时候水与坝齐,2016年水没过了大坝。

而坝里面就是湖塘圩,七个圩名字分别是万家、石牛、 沙塘、冯家、俞家、丁香与王家。查《无为县志》(2005),湖塘圩属永安水系,堤长12.5公里,顶高12.5-13.5米,保护面积13.80平方公里,保护耕地1万亩。

圩,音wéi,指防水护田的堤岸,也可以有圩围住的地区。也可读xū,在南方一些地区指集市。所以,在他们那可以说“赶圩”,赶集的意思,有首歌就叫《赶圩归来啊哩哩》,在我们这只有挑圩、护圩、破圩之类的说法,不一样的。
独山河上有个渡口,通过船摆渡去对面开城的只有三四里的路程,很近。很早的时候,这河上是有一座桥接通两岸的,叫太平桥。《无为州志》(嘉庆)上说,州内叫太平桥的共有四个,其一“在城西五十里赵家渡,乾隆五年(1740年)新建”,应该就指这里。--老家牌楼也有一座太平桥,但不在其中,因为是后来建的。

太平桥是一座木桥,1941年的一天中午,驻扎在开城谢家山头的日军,为防止抗日军民袭击,派飞机将它炸毁了,至今未建。于是,离桥址不远处就有了太平渡。渡船出行毕竟不方便,这几年,当地一直向上申请重建太平桥。太平桥未保太平,报告上叫幸福桥了,也不在原址上。

据说辖内的张家村建房不得超过一丈二,不知现在是不是这样。这村史上应该显赫过或者出过人物,不然没人给它作这个要求,它也不会这么讲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