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喵老师经常听宝妈们这样说:
我家孩子见到熟人也不打招呼;
他总是躲在我怀里,不敢见生人;
叔叔阿姨问她话,她也不回答;
我家宝宝不愿意去尝试新事物,老是害怕;
......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独一无二。宝爸宝妈们应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加引导,观察,让孩子敢于去尝试、去探索。但是现实中,我们往往看到是这样的:
给孩子贴标签:见到熟人,让孩子打招呼,孩子却低着头,于是说“这孩子害羞,不爱说话”;
不鼓励反责怪:跟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大家手拉这手,孩子害羞不拉手,于是说“看看别的小朋友,再看看你”;
亲戚嘲笑孩子:没有跟爷爷奶奶打招呼,说话,被取笑“这孩子怎么回事,怎么不懂叫人呢”;
远离集体活动:孩子一个人出去家长不放心,陪他出去吧,又没时间,或者懒得出去,接触外面的活动比较少;
......
尊重每个个体,尊重孩子的独一无二。有很多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格外的表现出害羞,怕生,作为爸妈,你可能想的最多的是锻炼宝宝,给他机会去认识世界,但是却从没有从内心上去真正理解过为什么,知道了为什么,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只要孩子没有将一些负面的情绪融入到害羞中,就应该被接纳。那么宝宝为什么会害羞呢?
遗传:有的孩子婴儿时期就很敏感,出生时就带有害羞的倾向;
父母影响:有的父母本身就是害羞的人,这样影响孩子,可能会有相似的行为方式;
缺乏安全感:从小可能跟爸妈关系不亲密,或者爸妈一直外出打工,导致孩子没自信;
分离焦虑:宝宝可能因为处在分离焦虑期,害怕跟陌生人接触,对熟悉的人越发依赖,一般处在6个月-3岁这个时期;
......
所以,在宝宝变得外向,更独立之前,是会有这样一个“害羞”的阶段的,爸妈不要太过于紧张,最好的做法就是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耐心与理解,帮助他顺利渡过这个“害羞”期。
以下给出一些具体方法:
给孩子贴标签?No!
如果你经常给孩子贴标签“害羞”、“内向”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就是这样,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当孩子见熟人不打招呼的时候,你可以说“给他点时间,他只是暂时还没熟悉你”。
不鼓励反责怪?No!
孩子的每一步都需要鼓励,不敢牵别的小朋友的手,作为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教孩子,我小时候也是不敢和小朋友们牵手的,不过你想呀,大家都是好朋友是吗?好朋友手牵手可以玩的更开心是吗?就算孩子需要花很多时间,都需要有耐心并且鼓励。
亲戚嘲笑孩子?No!
对于各种亲戚对孩子的害羞行为进行嘲笑啊,谁不懂事啊,作为家长就需要出面解释了,他只是还不熟悉,等多见几次面就好了,提前和亲戚们商量好不要笑孩子,以免在孩子内心留下不好的印象。
远离集体活动?No!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是需要尽量多带孩子外出参与集体活动,如早教中心或者幼儿园的一些活动。参加的活动多了,接触的人多了,孩子的交际能力也会不断提高,适应能力也会提升,慢慢走出害羞,家长可以提前带孩子去活动现场熟悉环境。
小喵老师说
最后,作为爸妈,要教会孩子如何进行人际交往,有哪些技巧,不管是害羞内向的孩子,还是外向的孩子,我们首先还是要接纳,不要太苛刻,最终,孩子是会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生活的。不要给孩子包办一切,多给机会让其探索,会成长地更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