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占主导地位更好
人上了岁数,在带孩子的时候就容易感情用事。祖父母也包括老来得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都没有“狠心”了,很容易原谅孩子出现的过错,好像没有了原则!
在教育问题上,原则性问题是不能妥协的,否则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误会:这不是错误,要不然我的父母(或祖父母)为什么不批评我呢!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不能够辨别是非真假与对错,最终铸成大错。
张文质老师认为,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教育,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因此父母独立地管教孩子是最好的,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孩子的教育不能少了生命教育
网上报出的一个个惨痛的案例,让做父母的痛苦不已。孩子们把生命当儿戏,动辄以结束生命要挟父母,这是多么可怕,多么痛苦的事啊!
孩子对生命的蔑视与践踏,就是社会的悲哀。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已经真的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
只有让孩子建立“生命第一”“生命可贵”“活着比一切都重要”的观念,让他们意识到生命就是责任,生命不是属于自己的。这应该也成为教育的第一准则。
还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不盲目地充当英雄,正确面对坏人坏事,能够解除自己身边的潜藏的危险等。
(三)父母应该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做父母的应该让自己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用自己奋斗故事去激励孩子,他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家庭,才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这个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进而激发他努力向上的积极进取的心。若是父母不能成为孩子崇拜的对象,那他们就不能算是优秀的父母。
做父母的要让劳动成为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的平台。要知道,劳动创造了人,劳动让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劳动意识强的人往往是敢于挑战,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这样的人不爱依赖别人,不会推卸责任。爱劳动的人往往懂得理解体谅他人,能够关心他人。
(四)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
孩子在校期间的教育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家庭能否全力配合学校工作。有一部分家长始终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了,学校就要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全权负责。这种观念是要不得的!
特别是,当孩子与同学在学校发生矛盾等情况,个别人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老师把学校推到了风口浪尖,一副不把你置于死地就不算我有本事的嘴脸。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家长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在把自己的孩子推向万丈深渊。本来孩子没什么事儿,可是家长却把问题无限放大,最终不可收拾。让自己的孩子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老师,失去了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