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012750/f701fb67ab9aac28.jpg)
文/七荷
-1-
大学毕业四五年,很多人的职场已经渐渐走上正轨,但还是有许多人的职场依旧磕磕碰碰,不如人意。
小雨就是其中之一。大学毕业五年,一直做着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薪水还是3000元上下。除了渐长的年岁,渐增的焦虑,能力没提升,薪水没增长。
小雨在校时成绩不错,职场生涯的失利让她充满了挫败感,萌生了回老家的想法。她说,她也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也不知道辞了职能去做什么。
放眼四周,小雨的例子并不罕见,很多人也如同小雨一样,既想要在城市安身立命,却又领着低工资在城市里营营役役,艰难挣扎,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2-
同样是毕业五年,为何有人能够在职场上节节攀升,而有的人却停滞不前?暂且摒弃家庭、出身 、专业等因素不谈,从个人角度出发,最关键的是以下两点:
(1)能力不足
在职场上,能力直接与工资挂钩。收入低,无法晋升的主要原因是能力不足,即你做的工作无法让老板满意。
能力包括硬技能和软技能两个方面。硬技能就是智力水平、对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可以理解为“做事”方面;软技能是内在的,看不见的,比如说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团队合作、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可以理解为“做人”方面。
硬技能主要靠学习和积累,只要智力正常的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就能掌握。
软技能比较复杂,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所以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教我们如何去做,只能依靠个人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不断领悟、反思、总结。
在硬技能相当的条件下,软技能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职场上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因此一个人情商高低,能否掌控情绪,能否与人协作等等因素都影响着是否能把事情做好。
许多在学校时学习成绩优异的人进入社会后,无法应对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与人沟通和协作,就是软技能的不足而导致的。
(2)学习不够
这个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各种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寿命不断缩短。据美国财富杂志的报道,中国小公司的平均寿命是2.5年,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为7-8年。
竞争的日益加快,要求每个人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一项新技能,能否持续不断地为公司创造价值,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办法。
但很多人走上工作岗位后,再也没有了学习的激情,也不再有兴趣和动力主动汲取新的知识和能量,上班尚能勉强认真应付,下班后的生活大多是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平庸,泯灭于众人,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除此之外,很多人找工作更看重当前利益而不是个人发展,没有职业生涯规划,频繁跳槽且不注意能力迁移……也影响着职场的晋升和薪资的增长。
-3-
《未来的工作》的作者认为,未来20年,现代90%的全职工作都会消失。随着个体脱离雇佣独立存在,自己只需拥有知识和技能就可以成为生产者,全职的员工会变成自由工作者。
传统雇佣时代的终结,意味着你不再受雇于固定的公司,试想一下,以大多数人现在的散漫和放纵,未来该将如何自处?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当真正的改变来临时,没有准备的人会是最可怜的人。
所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状态,努力提升自己,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才能在挑战和危机中生存得更好。
(1)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职场上没有方向和目标的人,一般都不了解自己。这与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有关,我们总是被要求要听话,要考高分数,没有人在乎你的天赋和爱好,以至于很多人直至进入职场,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怎样的方式思考,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那么,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是第一步。
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我们可以采用回馈分析法,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时,事先记下自己的预期,一年后将实际行动与自己的预期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也可看出自己不擅长什么。
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反反复复的分析、对比和验证,才能找到自己的长处。
知道的长处和短板后,我们要做的不是要弥补自己的短板,而是要尽量拉升长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天才之所以能成为天才,就是因为他们把自己某一领悟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也这样认为,他说:我不认为一个人应该把大把精力花费在修正自己的弱势上,恰恰相反,一个人生活最大的成功和最深层次的满足感构建和发挥自己的显著优势……最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每天使用自己的显著优势,来创造充分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努力将自己的精力放在长板的打造上,发掘出你的爱好并倾注时间打磨,未来的职业生涯将事半功倍。
(2) 构建自己的能力系统
了解自己后,在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投入持久的精力和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性和技能的不可替代性,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自己人生的首席执行官。
不管是全职工作还是自由劳作,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拥有掌控自己人生的力量。
漫画家、作家斯科特•亚当斯从前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画画和写作,当时这些大概只能给他带来相当于5%的工作收入。他的妻子不太理解,问他,花费时间和精力做这些事情的回报这么少,你为什么还要坚持?他回答说,他是为了发展一个“系统”。
亚当斯坚持写作和画漫画,并通过读者反馈知道了什么类型更受读者欢迎,也尝试利用不同口吻写作,看哪种感觉最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亚当斯的写作系统和画画系统逐步建立起来了。当然,他既不是世界上画画技能最好的,也不是写作技能最好的,但他把这两项技能都达到了世界全25%的水平,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太少了,这就形成了他的核心竞争力。
构建自己的能力系统与与罗振宇提出的优盘化生存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你不再需要依附于一个固定的组织,你自己就能产生产值。有组织固然皆大欢喜,没有组织一个人也能生活得很好。
是不是很棒?
结语
今天的职场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谓“铁饭碗”不再是指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不管到哪里都有饭吃。经营自己也是一项重要的投资,从这一刻开始,改变状态,行动起来,把真正的铁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