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阳节的由来和故事

重阳节的由来和故事

作者: 低调呆呆 | 来源:发表于2018-10-11 20:44 被阅读98次

      知道什么是重阳节吗?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起源于远古时期,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关于重阳节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典籍《吕氏春秋》之《季秋纪》。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备受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位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后来在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朝时,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了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揽胜,以畅秋志。

    清代北京重阳节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重阳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四大祭祖节日,九在数字中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在古代重阳节有求寿之俗。1989年的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的农历九月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的习俗大致有三样,一,吃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  二,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和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三,插茱萸:插茱萸(cha  zhu  yu)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代认为在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佩戴于手臂或插在头发上。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少些地方也有男子佩戴。

    民间传说,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掠,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因病毙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处寻仙访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东方有一座古老的山,山上有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位法力无边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最终收留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了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一身非凡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可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早晨,按仙长的叮属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每人发放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的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噶然止步,脸色大变。正在这时桓景手持降魔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于剑下,从此九月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的流传下来。后来人们把重阳节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很显然这是虚构的故事而已

    以上部分章节来自    共享文档 

    转眼间,马上又到一年的重阳节了,反正本主是要上班的,因为公司不放假啊,你们是如何过重阳节的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阳节的由来和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si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