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大树下‖刘善锜(6)

作者: 简婶儿 | 来源:发表于2020-12-21 00:18 被阅读0次
05解放后尽余热得善终

1949年天津解放后,刘善锜停止了顾问工作,已经70岁。

这段日子越发清贫,继续靠着变卖一些身边值钱的东西维持基本生存。

刘老太爷最爱吃肉(难怪被称胖大爷),有时候为了解馋就拎起“宝贝”出门,妻子张氏就说“你非得吃那口肉吗?”

实在不行,就弄些便宜的油渣熬白菜吃。

有朋友过来串门问刘老太爷的小女儿父亲喜欢吃什么?答“绿豆糕!”朋友再来时就会拎上一些。小女儿至今都后悔“我应该说肉呀!”

这样的日子维持了四年。

建国之初,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建议成立中央和各地文史研究馆。礼聘和安排学有专长的耄年宿学之士。利用专长发挥余热。文史馆是一个统战性、荣誉性机构。

吴(朋寿)老太爷是做律师的,他消息灵通,去了中央文史馆工作。

刘善锜生活困顿,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里做了自我介绍,并说家有未成年小女,夫人。还把自己年龄多说了几岁。

1952年12月北京市文史馆成立,经有关部门审核,刘善锜受聘为第一批馆员(共23人)。月薪56元,使得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

馆员的工作基本只是个名义上的,只要求周六去一趟。有些人会写些文章,爆某某汉奸的料。然刘老太爷并不。


多年后刘的小女儿曾经去文史馆以查看父亲的照片为由,看到过父亲给毛主席写的信,她说很多字都不认识,内容也是以诗词为主。

那段时间,刘善锜也是早出晚归,他虽然不善言辞,不苟言笑,然不缺同道。串门时,进了大门就吟诗作对,屋内好友秒答,不得不说旧时文人功底了得。

母亲说,爷爷精于诗词和书法,是他一生的爱好。每逢大事小情便有感而发。抗战八年赋闲时去交道口买早点或去安定门遛弯儿时也会边走边想。吟咏几首小诗到家便写成诗作。

他还常常一个人去交道口附近的恒记米店,那里人来人往,底层民生,都是他诗作的来源。

多年下来作诗几百首,他都用小楷誊写好装订成册,准备以后有钱了出版。

他练习书法的纸用过后晒,晒干了再用,直到变成一张黑纸方肯弃之。晚年每天吟诗写字,静度时光,直到病重停笔。

母亲说:“爷爷的诗词和书法作品应该不少,可惜……将20册诗作连同手写本家谱一起烧了!也是不得已之举。”

可存留在世的作品也只有一星半点儿。刘善锜的老友李先生,曾存有一把折扇,上有刘的书法。为了保护扇面,李拆掉扇骨,把扇面藏于棉衣腋下,得以留存。

网上可查到刘善锜曾给许泽新《有春斋诗集》题词;成扇正面为道光帝四代孙著名书画家溥佺的绘画,背后是刘善锜行书;张度《长江万里》手卷上加盖刘善锜铨印(鉴藏章);贺孔才刻寿山高山石刘善锜自用对章;刘善锜书法立轴;刘善锜为他人书画作品题跋等信息。

其中刘善锜为许泽新题词信息比较完整——

许某在自己题为《一位民国初年法律学人的生活琐记》的博客中写到,刘善锜曾经给自己的祖父许泽新的《有春斋诗集》题词。许某在文中加评:

刘善锜何人待考,此序简练,交待了诗词由来。并对作者才情表示钦佩。只是用典较多,古代文学常识稍欠会读不懂。老实说,我有两句没读懂。

《有春斋诗集》题词
——玉田刘善锜

讲学余闲惜寸阴

虫声月影写秋心

十年桑海经三变

一字难敲抵万金

长崔呕心珍古锦

浣花载笠付孤吟

文通到老才难尽

斑管春花梦里寻

西蜀青莲擅别才

天生妙笔绝尘埃

庾清鲍逸传篇什

天宝开元富史才

涉世短评供月旦

驚人奇语郁风雷

听松馆内诗坛矗

吟兴无烦击钵催

刘善锜一生娶了两个妻子,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

母亲总结刘善锜一生时这样说:

(1)勤奋好学,为官清廉,做人谦逊。不但自己做了几个职位的官职,还把一家人从农村带到了城市,为刘家后代立了头功。

(2)有爱国思想,不为日本人做事,帮助共产党购买药品。

(3)在二、三十年代即培养三个儿子大学毕业。儿子所学专业偏重理工科,符合当时一些人的工业救国思想。对女儿没有过多培养,在当时有重男轻女思想,也不足为奇。

(4)善长诗词,工书法,精于真、行、草。著有《晚松庐诗集》20卷,词数十阕,可惜均未得出版,其成稿特殊时期多已焚毁,惟书法尚有保存。

刘善锜晚年生活很清苦,只留下西公街32号里八间小房。

1955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6岁。

最后再次重温刘善锜重修族谱序:

关于刘善锜暂时写到这里,因年代久远,素材散碎,难免缺憾。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最后特别感谢刘家提供素材的亲人,感谢大嫂将与刘家人多次口述内容记录下来,用心了。

感谢阅读支持本文的朋友们。

相关文章

  • 刘家大树下‖刘善锜(6)

    05解放后尽余热得善终 1949年天津解放后,刘善锜停止了顾问工作,已经70岁。 这段日子越发清贫,继续靠着变卖一...

  • 刘家大树下‖刘善锜

    西公街32号 这些有关老刘家的事儿,都是母亲最近几年常挂嘴边的,我听过也就忘记了。大嫂走心,她把母亲琐碎的唠叨记录...

  • 累却快乐着

    最近累着我老人家了,皆因连续码了《刘家大树下‖刘善锜》。 当决定帮助母亲整理刘老太爷(老妈的爷爷)跌宕起伏的人生碎...

  • 评 简婶儿之《刘家大树下‖刘善锜》

    那天简婶儿扔给我一篇文章的链接,又让我给一点建议。之所以用“又”,是因为之前已经写过一篇她文章的评论。这次我没有看...

  • 天水名人 65. 刘 锜

    刘锜(1098-1162年),字信叔,秦州人,南宋抗金名将。 刘锜为上文刘仲武第九子。南宋初任陇右都护,与西夏军作...

  • 处罚延迟一年

    南宋抗金名将刘锜严于治军,尤重军纪。在他任江东路副总管时,手下有一个年轻的军吏犯了法,案件都已经查实了,可刘锜就是...

  • 严肃一会儿

    刘善锜(母亲的爷爷)所写重修族谱序原文图片 后人尝试着添加了标点符号 重修族谱序一族之有谱,犹一国之有史也。史所以...

  • 刘善述博学多识

    刘善述,曾用名刘文悉,昌乐县泊庄村人,生于1904年,为刘乐仁曾孙,刘泮源的二子。 刘善述幼时在教会学校学习,精通...

  • 刘家

    刘景解-刘红伟-刘嘉俊-刘嘉康 刘景解-刘红华-刘嘉欣-刘嘉乐

  • 刘家

    一早能来这个馆子的客,都是自小受熏陶,成了习惯的人。掰馍这老行当干起来如行云般自然洒脱;吃的时候不慌不忙,悠闲中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家大树下‖刘善锜(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wc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