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现象,身边人多数在培养习惯的道路上屡败屡战:有人一时心血来潮,想要培养习惯的;有人痛定思痛,培养习惯的。但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不但事情失败,更觉得自己失败。
有人会说:是因为无法坚持。对的,“坚持”是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字眼。
我太懒了。
我意志力薄弱。
我不够努力。
我天生就这样。
是不是你也这么想?对于习惯培养的失败,我们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归因。
那什么是习惯?我们培养习惯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培养好习惯?美国作家詹姆斯·克利尔这本《掌控习惯》给出了答案。
樊登老师推荐并主讲习惯培养,有一套背后逻辑在里面。我们不需强调坚持,不需逼迫自己,甚至不会觉得痛苦。这本书层层展开,指导我们如何培养一个好习惯。
01 为什么好习惯那么重要?
每天我们40%-50%的行为是由习惯决定的。我们怎样走路,吃饭,说话。怎样工作,思考,沟通。不管行为,还是思维,都出自强大的习惯。有一句话:人是被习惯塑造的,优异的成绩来自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行动。
所以,习惯决定命运。
习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是比意志力更强大的存在。它是自动化的,甚至不需要思考。
好习惯,可以让我们拥有快速达成目标的能力。有个词叫“常态化努力”,只是优秀的人把努力变成一种习惯。
牛人们的能力,不过是比平常人多了些好习惯罢了。
02 为什么好习惯那么难培养?
如果大家能理解这三个前提,就会容易理解。
001 我们一路进化来,基因决定我们喜欢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从而保证生存。
002 我们虽有理性思维,但平时做决策时,更多是感性思维占据上风。
003 从及时满足出发:好习惯诸如健身,跑步,阅读带来的是痛苦,而娱乐,消遣,放松带来的是快乐。
因为基因决定,我们喜欢做容易的事情:大脑能不思考就不思考,能省力就省力。看综艺,吃美食给我们带来诸多及时舒适感。而读书,跑步,健身,又要费脑,又要费力,大脑会觉得太累。太累就耗氧耗能,就需要食物,我们的基因还停留在食物匮乏的远古时代。
虽然我们理性脑知道读书,跑步,健身是好事,但无法掌控行为。因为相较感性脑的年龄,理性脑太年轻,骑手还无法驾驭烈马。
习惯培养,是一件逆人性的事情,本就不易,所以我们不用过分苛责自己。
03 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好习惯
关于怎样培养习惯,其实上文的三个前提,藏着答案。
既然基因喜欢感受快乐满足,逃避痛苦,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原则,设计行为,培养习惯。
书中提到形成习惯需要四步:提示-渴求-反应-奖赏。提示触发渴求,渴求激发反应,而反应提供满足渴求的奖赏。
举个例子。我们手机响(提示),想知道消息内容(渴求),拿起手机(反应),看到信息内容(奖赏)。这是一个简单的行为逻辑闭环。作者根据这四个步骤,总结出培养习惯的四大定律:
提示-让它显而易见
渴求-让它有吸引力
反应-让它简便易行
奖赏-让它令人愉快
001 让习惯显而易见
习惯培养,一次一个就好,接着让自己的习惯显而易见。有三种方式可以让我们的习惯容易被看见。
第一种执行意图
当X情况出现时,我将执行Y反应。执行意图会在我们脑中留下场景化的痕迹。当处于那种场景下,大脑会迅速感知到,并触发信号,提示我们做某事。比如我会在手环设置23点闹钟,当闹钟响了,我就知道自己要去洗漱了。
第二种习惯叠加
把自己想要培养的习惯,和已经有的习惯关联起来,充分利用行为的关联性。
这种方法我有亲身经历。以前我运动后回家,运动装放到一边,容易忘记洗干净。为改掉这个习惯,我进行这样的动作关联:每次运动之后洗澡之前,我把脏衣服丢进洗衣机。我收拾好了,衣服也洗好了。
第三种视线范围
把想做的事,想培养的习惯,贴在自己经常待的地方,随处可见。只要能见到,我们的大脑就会提示我们,自然强化行动的可能性。比如,做成便签贴到办工桌或者电脑显示器上。
002 让习惯有吸引力
习惯显而易见,并不一定能让我们产生行动。比如写作这件事,我们坐在电脑前,可能也写不出来。因为写作没有吸引力,写了没好处。而且,这件事对普通人而言,太难。
有两种方式,可以让我们的习惯具有吸引力。
绑定喜好
把需要做的事情和自己想做的事情绑定。比如这样,假如你喜欢看电影或者综艺节目,那就和自己约定:当我完成习惯培养任务后,就去看喜欢的电影。
这里利用到多巴胺驱动回路的反馈原理。简单解释,多巴胺是一种能让人觉得愉悦的化学物质,它能促进我们行动。通过行为绑定,建立这样的回路:我完成任务,就可以做喜欢的事情。在多巴胺的催动下,我们会慢慢适应这样的行为模式,最终成为习惯。
总之,让习惯更具吸引力,可以把你喜爱的高频动作与你需要做的习惯事情搭配在一起。
优化圈子
研究表明,我们会模仿三种群体的行为:亲近的人,所处群体和有权势的人。
我们会不自觉与周围环境中人采取相同的方式做事。所以,可以升级自己平时的社交圈。现在自媒体学习和互联网社群很火,主动加入优质的社群,与大家一起读书,写作,演讲,培养习惯,提升能力。
003 让习惯简单易行
有时候,我们无法启动做一件事的原因在于:太难了。一件事,一旦超出我们能力范围,我们就很难启动。这里作者提出两种解决方案:
最小动作原则
如果要培养习惯,问自己:我能做的最小事情是什么?既可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又不会觉得特别难受。
比如写作,新手直接上来写一篇文章,会觉得很难。那就不断降低难度,要求自己打开电脑,打开word,甚至只敲一行字。动作要足够小,只要能让自己行动起来。习惯的培养,从来都是循序渐进的,把期待降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最省力法则
习惯培养,就是与我们的行为惯性做斗争,需要耗费很大精力,所以培养习惯过程中,要尽力减少其他方面的阻力。
假如培养阅读习惯,那就找一个适合阅读的环境,图书馆、自习室。如果你在人群中,或者嘈杂的办公环境中阅读,外界因素都会增加行动阻力。
在培养新习惯路上,要清除习惯路上的其他阻力点,全部精力聚焦好习惯。
004 让习惯令人愉悦
前面三个步骤从思维意识及行动上,指导大家培养习惯。最后一个步骤,引导大家将行为形成闭环,稳固为习惯。习惯的培养,需要时间的积累。
如果我们做一件事的过程中,体验到开心、好处以及愉悦。我们会更愿意重复做这件事情。我最近在培养健身习惯,学富社的“习惯模块”起,持续每天运动30分钟,一直没有中断。
是什么动力让我持续做呢?每次锻炼时,我都会觉得自己超过了很多晚饭后一动不动打王者的人,汗水、疲劳和冷热不适的环境都被我打败。这会让我很有成就感,愿意继续锻炼。
按照书中的观点,我们需要在培养习惯过程中:设置反馈点,积累成就感。
换句话说,在目标达成战术上,设置一个自己可达成的目标,不要太高远。有追踪,有提示,有进步,有奖励。
让自己在习惯培养过程中,有可视化的及时反馈,有阶段性的成果奖励。这样我们会更容易坚持下去。
这就是习惯培养的闭环,从提示-渴求-反应-奖赏四个环节出发,设计行为,完成习惯培养。
培养好习惯,不是太难不会,而是方法不对。用正确的理念和方式去培养,好习惯的养成只日可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