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上,各民族都曾有过一个蒙昧时期,信仰驳杂、崇尚厉鬼。往往以血祭或其他方式和被祭者达成某种默契,进行利益交换。
随着群体素养的提高,纯正宗教的产生,人们的价值取舍逐渐得到升华,这些被崇信的厉鬼也逐渐变得善良,有些被正统宗教所吸纳,成为改头换面的宗教神,有些则千百年来一直属于民间信仰的范畴。
民间信仰的最大特点,是驳杂无方,一神多义,一义多解,没有理论支撑,没有权威界定,对同一神灵,自然存在不同的信仰形式,允许不同的利益诉求,乃至对善恶取舍的不同界定。
所以在历史上,以民俗信仰的形式,或将民俗信仰冠以正统宗教之名,妖言惑众、戕残愚昧者时有发生。
譬如东北的出马仙就属于萨满教,像胡黄白柳灰五仙就是东北民间流传的受萨满教影响的民间信仰,起源既不是道教,也不是佛教,跟正统宗教毫无关系。
道教无论全真、正一都没有出马仙,也从不承认这是正统道教内容。佛教汉传五宗八家乃至整部《大藏经》,皆无出马仙存在。
“萨满”在通古斯语中是“智者”“晓彻”的意思。西伯利亚萨满的举止可能被西方医师描绘为精神病患者,但是西伯利亚文化将其解读为灵魂附体,很多萨满都是患病后成为萨满。
另外,在穷乡僻壤的乡村,乃至东南沿海,往往风行某些民间俗神信仰,是为古代民间“俗信”的遗存。
在民间,由于文化素养的缘故,“俗信”和“邪信”往往是不分的。
其所信仰之地方神灵,不过执着心重,在世间游荡之“阴灵”,与其被称为“神”,倒不如被称为“鬼”更为恰当——既宗教中所谓的“大福鬼”。享人祭祀,供人驱使。其七情六欲,与人无异。其中法力大者,贪嗔之心尤重,稍不如意,即会反噬,如苗民之养蛊者,如出一辙。
至于这次事件中出现之“三山国王”,盖属民间信仰之一,如果从宗教学角度,既不能简单地称其为“正信”,也不能简单地称其为“邪信”,应属于民间俗信中的“准宗教”信仰,在学术上,属于“民俗学”的研究范畴。
对于“准宗教”其实大众并不陌生,如白莲教、八卦教、义和拳、一贯道、红阳佛、白阳佛、弥勒出世、无生老母乃至王凤仪等等,皆属于尚未形成宗教、而有宗教色彩的民间信仰。
基于二十余年对全国多省区宗教现状(含准宗教)的深入接触、考察,对于民间准宗教的正邪和社会效应,一般来讲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但对于准宗教的信仰群体普遍存在的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养差、视野不宽、非理性心理严重、乃至人格分裂等类精神性心理疾患者偏多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文/天心道人
https://mp.weixin.qq.com/s/6N_VHDDFKyMkFXP3dFWPz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