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红楼梦》中谁对宝玉最痴,你很容易就会想到黛玉,但其实对宝玉最痴的却不是她,而是袭人。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自从袭人跟了宝玉,她的眼中就只有宝玉,用心把他照顾得妥妥帖帖的。论用心程度,贾家上百号丫环还真没有一个能比得上袭人的。
在《红楼梦》第9回,作者这样写道:
至是日一早,宝玉起来时,袭人早已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的停停妥妥,坐在床沿上发闷。见宝玉醒来,只得伏侍他梳洗。宝玉见他闷闷的,因笑问道:“好姐姐,你怎么又不自在了?难道怪我上学去丢的你们冷清了不成?”袭人笑道:“这是那里话。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久怎么样呢。但只一件:只是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别和他们一处顽闹,碰见老爷不是顽的。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要体谅。”袭人说一句,宝玉应一句。袭人又道:“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出给小子们去了。学里冷,好歹想着添换,比不得家里有人照顾。脚炉手炉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可逼着他们添。那一起懒贼,你不说,他们乐得不动,白冻坏了你。”
“收拾的停停妥妥”,说明袭人反复检查、生怕漏掉了东西,要不是对此用心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另外,她坐在床沿上发闷,是因为自己眼里只有宝玉。现在宝玉要读书去了,袭人反而不知道要做什么了,所以只能坐着发闷。
之后,袭人又劝宝玉要好好读书,不然将来只会潦倒一辈子。但与此同时,她还希望宝玉不读书的时候也要想一下家里,不要和那些纨绔子弟玩,免得被宝玉的父亲贾政看到又要打骂他。而袭人还细心到希望宝玉读书不要贪多(一般人肯定希望宝玉多读书,多多益善),怕他一下子消化不了那么多,另外也怕他太勤奋读书反而熬坏了身子。
另外,袭人还把大毛衣服和脚炉手炉的炭都准备好了,同时还怕茗烟这些懒成贼的下人忘了给宝玉添炭。“你可逼着他们添”,一个“逼”字,看得出袭人对宝玉的事情真是操碎了心。
若非对宝玉痴,袭人又怎么会上心到这种程度呢?
如果说上面只能体现袭人对宝玉上学关怀备注的话,那下面她和宝玉母亲王夫人说的事就更能体现自己对宝玉的痴。
在宝玉被贾政痛打了几十大板子、差点小命不保后,袭人建议王夫人想办法让宝玉搬出大观园住。她是设身处地帮宝玉考虑的,毕竟宝玉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又是一个喜欢和女孩们待在一起的多情公子。在大观园住的除了宝玉、其她的人全是女孩,如果他们之间做出了一些苟且之事,那宝玉这一辈子的名声品行就彻底完了。
作为一个丫环,能为主子如此考虑,若不是因为太过痴,又怎么会想得如此周到呢?王夫人作为宝玉的母亲,都没袭人想得周到。
正因为袭人对宝玉如此痴,所以王夫人和贾母都默认了她将来会成为宝玉的妾侍,连宝玉和袭人他们自己也是这么以为的。
只是没想到天意弄人,袭人最终却没能成为宝玉的妾侍。
在《红楼梦》第5回,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一幅画,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这幅画寓意的正是如同一簇鲜花的袭人,而一床破席是寓意袭人后来的日子过得很清贫。
同时,在《红楼梦》第5回,作者曹雪芹还通过写袭人的判词,暗示了她后来的结局: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句判词的大意是指,袭人枉费了自己温柔和顺的性格,说她像桂花和兰花那样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又有什么用呢?只能羡慕优伶(蒋玉菡)有福气了,谁又能想到袭人会和宝玉这位公子最终没有缘分走到一起呢?
作者曹雪芹这样写袭人的判词,实质上想表达:“人生无常。你曾经以为一定会在一起的人、一定会成的事,往往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可能到最后都是无言的结局。所以,放下我执,活在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做好当下的事,这才是我们要去追求的”。
对于袭人,很多人对她有所误解,认为是她告密、间接导致了晴雯的死。但是,其实真正害死晴雯的人,是她自己。晴雯是一个美丽的笨女人,本来长得美就已经容易引发其她人的羡慕嫉妒恨了,偏性子太急的她嘴又笨、一得理就不饶人,所以得罪的人自然多。后来,王善保媳妇在宝玉的母亲面前参了她一本,只能说这是晴雯的性格注定带来的悲剧。
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袭人,并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对她充满讽刺。对于书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曹雪芹都是没有批判心的,因为他认为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这才是人性。
他希望通过《红楼梦》来警示世人,当我们看到书中人物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的时候,首先不应该先去批判对方如何如何糟糕,而是抚心自问,自己是否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是否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
批评别人是容易的,批评自己却是困难的,这也是人性。
别说自我批评,就算是他人对自己的批评,也没那么容易接受。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就会启动防御机制,否认对方对自己的批评。
《红楼梦》之所以能千古流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一本警示录。它不是通过一句简单的“吾日三省吾身”金句来警示你,而是通过像袭人、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来告诉你人性的真相。
曹雪芹写袭人,更多是想歌颂她对宝玉的“痴”,同时警示世人:“‘痴’不是错,只是要用在对的人身上!”
对于袭人,你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