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金文之后,也就是周朝之后的战国时间内,华夏的文字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文化、国家的发展等因素,逐步演化成了越来越多不同的样式。而历经世间纷乱之后,文字的演化迎来了秦朝的文字统一。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原来秦国的制度为标准,规划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制度。特别是文字方面,战国时期的各国文字在基本结构上虽然相近,但字体繁简和偏旁位置等却有不少差异。于是,李斯受命统一文字,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终制成小篆在全国推行。同时,当时还流行一种书法,叫做隶书,比小篆更简便。
以文字为代表和基础的文化统一,对于文化的发展始终是利大于弊的。尽管如此,历史上却一直存在不少异议,特别是喜欢拿出“焚书坑儒”的事例来强调“统一”对于文化的破坏。先不谈“焚书坑儒”这个事件是否由夸大和其他误会的嫌疑。单就此事的目的来说,笔者认为不少人还不够理解其义。其实对于此事,毛主席曾在《读封建论致郭老》(郭老:郭沫若)中提到:
劝君少骂秦始皇,
焚坑事业待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
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
“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
莫从子厚返文王。
适逢笔者作此篇之时,因秦始皇“焚坑”之事有所感慨的毛主席,也因部分原因而被推到了舆论的中心。在此本不想过多的提及到此事,但笔者认为,有两点是需要表达清楚的:
一是出于对历史事实的尊重,要谈及文字、文化的统一和变革,此二人皆是不可回避的重要人物。尽管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但是他们对于中国历史进程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是不容略过的。
二是,既然提及文字和文化,单就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个人也认为需要为毛主席个人在文化方面的思想正名。
笔者并不否认,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一生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甚至是过失,但是不能由此而忽略甚至否定一个人的思想和功绩,或者说即使有部分是错误的,但是其出发点也是好的。习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不能否认,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走过弯路,他在晚年特别是在“文化DA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对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行了全面评价。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在于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东西,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
事实上,从毛泽东主席的诗中不仅可以看出他对于秦始皇作为的相关态度,还更可以看出他个人和对于文化、对于历史以及个人尊重的高尚品质。一是即使是毛泽东个人认为其作品有不妥之处,但其字里行间仍可以看出对郭老的尊重;二是对于文化的尊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郭老之作,诗中最末的建议是以文化对文化,以柳宗元的《封建论》来与其论相比,而整体来看,更是以诗来会文人;三是对于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的尊重,即使是毛主席对此有所异议,但是用词也是“待商量”,毕竟现今之人,谁也没有见过当时的真实状况。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的“焚书坑儒”和毛主席的错误行为,即使导致过程中有不妥的行为发生,但其为国为民的初衷却是不可轻易否定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现今不少新的考证中可见,坑的应该是迂腐儒生或者装神弄鬼的术士,而其文化及文字统一确是有效的保存了很多文化典籍等等;而毛主席,正是在带领着人民走上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在那一个民众缺乏教育基础的愚昧时代,为社会、为文化去除了不少糟粕。尽管在过程中波及到了不少文化及个人,但是确实如今的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少了太多害人不浅的迷信文化,再看看真正的传统文化,依然保留在了现在,不然如今笔者又如何与读者们大谈历史和文化。
而作为文化的核心之一,文字的统一和变革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影响是非常有利的。在此,我们不必多谈秦国统一文字的作用,单就如今的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来讲讲。
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由此,争议声不断。近年来,网上还特别炒作了一个段子:“愛”变爱,没有心如何爱?“義”变义,不讲道义,因为不关我事。“誌”变志,报刊杂志,有苦情而不能言。“導”变导,领导者,已无道。“親”变亲,不能相见,怎能相亲?“窮”变穷,穷人是否不再弓身,富真获得了力量?
此类话还有不少版本,还挺有意思。放在心灵鸡汤盛行的今天,单看内容,确实对于越来越不关注文化,沉迷于声色的人们是一种心灵提醒。但是究其目的和思考本质,却是对于文字演化的一种抵触和对于已习惯于“浅看则止”这部分公众的误导。在笔者看来,这只是对于文字本身的解读问题。“爱”由心变友,可不可以说明大爱是天下一家,四海皆友呢?“义”由我变无,不正是舍我取义?“导”是道变巳,有一点传统文化知识的也都知道,巳即是蛇,即是地上之龙,龙者,亦即道也,何况还是”接地气“的“道”。“亲”无见,更是有些意思,“亲”本就是血水之浓或肌肤之亲,只是旁观那怎么行?“穷”,由躬变力,穷者不再卑躬屈膝,挺直腰杆,这又有何不好?
读者或许会发现,其实网上原文,后面的解读刻意用了这些字的繁体,但当此文的解读笔者用了简体字,压根没有影响阅读理解,为什么呢?
因为文字本就是一种具有意义的标记,不同时期的文字本就会衍生不同的含义。甲骨金文不仅比现今很多简体字还简单,还是由更早的“结绳”和“仓颉之书”等形式演变而来,怎么就不能继承文化,继承内涵了?
就拿《阴符经》来说,阴符之思想几千年都流传下来了,难道开始就用的繁体或简体字?文字的变化固然有影响,但是思想内涵的传承在于文章的总体含义,在文字层面正是字的组合。换句话说,即使《阴符经》全由繁体字或简体字写了,只认识这些字,不知道组成词、组成文的意思,也是枉然。在字词的这一层面上,唐兰先生在其《中国文字学》中就有提到:
“有些人把中国语言列为单音节语,是很错误的。中国的文字,一个字只代表一个音节,但是她的语言,却不是单音节的。这种错误是由于没有把[字](Character)和[语](Word)分析清楚的缘故。[字]是书写的,一个中国字,是一个方块,也只代表一个音节。而[语]是语言的,在语言里是一个不可分析的单位,写成文字时,有时可以只是一个字,但是碰上双音节语或三音节语,就必须写两个或三个字。这种情形,如其用翻译名词来讲,是很容易清楚的,像[葡萄],我们决不能拆开来,那一点是[葡],那一点是[萄],尽管写作两个方块字,实际只是一个[语]。……”⁶⁹
再来看看今日其他翻译词汇,沙发与sofa,坦克与tank,这些融会的发生,其实方便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和交流。在这里也可以先提到,后文对于部分汉语词汇与英文、甚至北欧语等相比较时也可以看出,字与词义的关系。世界语言之间的融会都在蓬勃发展了(或许原本就有联系,后文将提到),为何执迷于所谓的繁简呢?
时代的演变与文字的演变一直相辅相成,相对于文字的本义来说是有所损失,但是文字的统一和简化更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交流,以及教育。思想文化上的追根溯源与实际行动上的活在当下,两者之间是不存在真的矛盾的,这正是人类发展的正常轨迹、是“道”的规律。人为天地生,字为人所造,天地都在变,人也都在变,为何字不能变?本就无完美,何必执着于前?“着相”反而会让人与真正的思想、真正的文化更加远离。
当然,在这里提到了毛主席与郭沫若先生谈论秦始皇的故事并不是只是随便举例。笔者认为,不能理解这个故事,就不能抱着发展的眼光适当地看待文字的演变问题。而这决定着接下来,我们如何在新的一个层面来看待文字的发展和承接过程,特别是其中甲骨金文的重要性。而且,故事中的郭沫若先生,为承接在“鸟兽之迹”和篆文(秦皇统一的文字)之间的甲骨金文,也正是上一卷解读《阴符经》所用的文字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且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笔者看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字统一时间并不能算为秦朝。郭沫若先生曾言:
“秦始皇统一文字是有意识地进一步的人为统一。中国文字的趋于统一,事实上并不始于秦始皇,自殷代以来,文字在逐渐完密的同时,也在逐渐普及,有黄河流域浸润至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周所留下来的金文,是官方文字,无分南北东西,大体上是一致的……”⁷⁰
也就是说,商周时期,甚至商周之前,文字就存在“统一性”了。其表现在这些文字均由华夏文化及其核心内涵所创造和改变,知其理方能明其用,这也正是笔者认为文字中能找到更多内涵的根本原因。
⁶⁹引自唐兰著《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P26
⁷⁰引自郭沫若著《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P1-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