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3,JMP

作者: 9e9762def48f | 来源:发表于2019-07-11 07:55 被阅读14次

    拆页三

    来自第二章《学习的本质:知识链和记忆结》

    P30

    自我检测:给知识链打上记忆结

    孩子用绳子把蔓越莓穿起来做项链,挂到树上后却发现蔓越莓从绳子的另一端掉下来了。不打结,就做不出绳串;不打结,就没有项链,就没有珠绣钱包,就没有精致的挂毯。检索给记忆这条绳子打了结。重复检索能让记忆更清透,而且它把记忆这条绳子又缠了一圈,使其变得更牢靠。

    早在1885年,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遗忘曲线”,用它来说明我们的“记忆蔓越莓”从绳子上脱落的速度有多快。我们刚才还读过或听到的东西,有70%左右会在极短的时间里被忘却。在这之后,遗忘速度开始变慢,剩下的30%左右会被缓慢遗忘。这里面的教训很明确:改善我们学习方法的一大挑战就在于找到办法中断遗忘的过程。

    心理学家将检索的威力称为测验效应。在大多数时候,测验都被用来评定学习效果,给学生打分。但我们早就知道,检索记忆中的知识可以让它们在今后更容易被想起来。亚里士多德在论述记忆的文章中写道:“反复回忆一件事情可以增强记忆。”弗朗西斯•培根也就这种现象撰写过文章,同样论述过此事的还有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今天我们从实证研究中得知,练习检索可以将知识学得更扎实,效果要远好于重复接触最初的资料。这就是测验效应,也被称作检索一练习效应。

    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重复多次检索,而且检索之间要有间隔。这样才能让人努力达成认知,回忆才不会变成无意识的背诵。重复进行回忆似乎有助于巩固记忆,让大脑中的信息结合得更紧密,同时增加并强化头脑中用于检索知识的神经回路。埃伯索尔德,还有经验丰富的四分卫、喷气机驾驶员、爱发短信的年轻人都知道,重复检索能把知识和技能深嵌在头脑中,使其成为条件反射,也就是大脑不需要刻意思考就可以做出反应。几十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P34

    只需1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从28%跃迁为39%

    之后的一项研究关注了多次测验对人的长期记忆有何影响。研究人员让学生们听一段故事,里面涉及60个实物的名称。学生在首次接触这些实物的名称后立刻参加测验,之后便可以记起首次测验中53%的内容,一周之后,这一比例便下降到39%。另一组学生学习同样的资料,但完全不参加测验,他们在一周后只能想起28%的内容。这样看来,进行一次测验就可以把一周后的成绩提高11%。如果立刻进行3次测验,而非1次,那么效果如何呢?还有一组学生在首次学习后参与了3次测验,一周后他们也能回忆起53%的物品名称—与其间只接受1次考试的学生成绩相同。实际上,接受3次考试的学生和接受1次考试的学生相比,已经对遗忘产生了“免疫”,而测验1次的学生又比初次接触资料后没有测验的学生记得多。所以说,多次检索练习的效果一般都要好于只检索一次,尤其是有间隔地进行测验。后来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I,重述知识」

    什么是记忆蔓越莓,为什么只需1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从28%跃迁为39%?

    正如给绳子打结能让蔓越莓不掉落,检索(结)就是给记忆(绳子)打了结,让我们学到的知识(蔓越莓)不被遗忘(掉落)。

    检索能巩固长期记忆,因此1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就能从28%跃迁为39%。如果重复检索,则能让记忆更清透,而且它把记忆这条绳子又缠了一圈,使其变得更牢靠。

    「A1,激活经验」

    请回想一次学习较吃力的经历,因为使用了多次检索,让你顺利过关。

    eg,我当初考驾照就是如此,那些操作要领真正对我是天文,而我是通过3次检索测验,以96分过了科目一。(我这个不是合格的A1哟,大家要详细描述过程,再回扣到知识点。)

    【记忆宫殿】

    初中学习政治课都是机械地背诵,尤其是新增的实事政治考纲,全靠死记硬背磕下来,但效果就像沙上写字,转眼即忘,水过无痕。我后来看了一本关于记忆技巧的书,尝试用记忆宫殿的方法串起那些对我来说完全没有意义的信息。

    我回想家里的布局,从进门的拖鞋开始一直到自己卧室桌面的台灯,将每个固定位置的物品和实事政治考纲的一条信息关联记忆。然后心里一遍遍熟悉我的记忆宫殿里的动线和吸引我注意力的物品,每看到一个物品,就调出一条背诵的内容。

    考试的时候,我发现我对试题是完全陌生没有感情的,但当我在记忆宫殿里走到冰箱前,这道题的答案就跳出来了,像做开卷考试一样。

    「A2,规划运用」

    规划一下,如何运用检索,让自己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者。

    【Anki记忆大法】

    RIA学习力课程在道的层面上讲了知识体系搭建。课后的RIA阅读输出则帮助我获得了一颗颗知识的珍珠。

    图纸有了,珍珠有了,用什么高效方法把它们串起来,形成立体的晶体结构,能随时调用,随意调整?便签虽然是一个简单上手的方法,但手写字对我来说是不可能长期坚持做下去的事,更何况写出来的便签检索起来也不方便。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找了很久,最后终于找到了Anki卡片APP这个记忆神器。工作原理就和抽认卡一样,卡片正面放IA问题,卡片背面是R的片段和IA的思考结果。如果对内容不熟悉,卡片会短时间内再次出现,如果知识信息掌握的比较牢固了,卡片会每周或每两周才跳出来。卡片还可以自由地组合到不同的项目知识库里,例如英语、时间管理、写作等等。

    我计划先将自己参与的拆书作业导入Anki形成一张张卡片。在碎片的时间里,打开APP,调出一张卡片,阅读正面,回想背面,补充新的感悟,判断这个知识点能归类到哪几个知识库,再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来。坚持下去,习得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的宝藏,而且刻在记忆深处,随时调用,脱口而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3,JMP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il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