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名词叫做“性单恋”,内心突然翻江倒海!
“性单恋”简单来讲就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一个人可以对另外一个人喜欢很多很多年,但是如果得到回应,立马下头!这就是性单恋者的状态。
01
我曾经也是个性单恋者。
还是在大学的时候,我喜欢上一个干干净净的少年,他是我同届不同班的校友。
当初学校有两个校区,一天周末,我去另外一个小区找同学玩,在校园的操场看到了这个阳光帅气的少年。
那天他穿着蓝色的上衣,白色T-shirt,在我面前经过,就那一眼,我喜欢上了这个男生。
好巧不巧,我的同桌就是那个男生中学同班,于是我各种跟我的同桌打听他的事,也越来越关注他。每次课间操,我总会寻找他的身影,运动会也会默默的为他加油。
在某个周末,同桌组了个局,邀请很多同学参加,当然也包括他。
就在那天,我们认识了对方,我们加了微信,偶尔会聊下天,朋友圈也常常相互点赞。
晚自习结束,我常常在操场跑步,每次在操场都能看见他,内心真是满满的满足感!不知道哪天开始,我们开始一起夜跑。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期末考试结束,我鼓起了勇气向他隐晦的表白了!但当时他并没有回应我。
但我越发的喜欢他了,假期过后,我开始在跑步的时候帮他带水,在课间找他借书,偶尔还会在一起吃饭。
在高二的时候我又向他表白了!
这一次,他答应了!
但我好像又没那么喜欢他了!我们两个人刚刚交往一周,我就提出了分手!
我的同桌骂我是渣女,我也觉得自己很过分。
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那么喜欢的一个人,我得到了就真的不喜欢了!
我为此自责很长时间。
后来才发现,原来我是一个“性单恋者”!
02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才发现,原来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它与我们自小形成的依恋模式有关。
在60年代,英国的心理学家John Bowlby通过实验,将依恋模式分为了三类:安全型依恋模式、焦虑型依恋模式、回避型依恋模式。
性单恋者的行为模式就属于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一种。
依恋模式理论最早起源于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亲子间的互动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依恋风格 。
而回避型依恋风格的是一个人在婴儿时期与父母互动时,经常得不到反应,即使哭泣的时候,父母也毫无反应,让她独自哭泣。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沉默,开始避免与他人接触。
长大之后也会带着这种模式与身边的人相处。
回想一下我的原生家庭,父母离异,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就是这样的相处模式,小时候我被其他小孩欺负,受了委屈,留着眼泪回家,家人也只会问一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们会非常粗暴的把原因归结为,小孩瞎胡闹,从不过多关心。
从小我就学会了独自消化一切,从不在人前袒露自己的心事。喜欢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是朋友,一旦有人越过这个距离,我就会选择离开。
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也是,习惯了他们不闻不问,长大后父母突然开始嘘寒问暖,反而非常的不适应。
所以大学时遇到自己喜欢的人,虽然会追求、表白,但是内心依然会在我们心理划一道线,一旦对方越过了,我就会产生非常大的不安全感,就会选择逃离。
03
如果你喜欢上一个性单恋者,请不要武断的认为他么就是渣,可能是因为她们有不得已的苦衷,强多点耐心,帮助她们。
如果你是一个性单恋者,如果你也想获得甜甜的恋爱,也请给自己耐心,正视自己的问题,逐渐的让自己走出来,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的爱!
我走出来了,相信你们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