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三悟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书中讲述走从唐到清的124幅画来了解审美与智慧的旅行。共分为六个章节,包括忙闲、停留、锚定、支撑和待渡蕴含了古人对五个人生主题词的真切感悟和深刻的理解,
古画拥有丰富而深刻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优秀的画作也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心路历程和思想轨迹。蕴含着巨大的心理能量和杰出的生存智慧。画家对这些人生命题给出的答案
第一篇文章便是行旅图表示了明代社会的众生态,也是古人的人生之旅。和现代人一样,古人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度过一生。古往今来,安顿生命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生主题。
忙闲之间
忙中偷闲,闲中有忙。以闲备忙,忙闲一体。忙碌需要闲暇来调节,而闲暇又会更有力地支持未来的忙碌。所谓的忙闲一体,就是要辩证地看待忙闲之间的关系。很多古画从方方面面生动地反映出古人对忙闲关系的辩证思考。
这个章节的古画中有渔夫的忙闲打鱼时的忙碌,收网时的闲暇,女红的忙闲做女工的时候的乏味无趣。闲下来跳一段优美的舞蹈来解解乏,还有在战场的士兵忙时在战场上的骁勇善战一分一毫都不得有丝毫差池,休养后的卸甲休息。还有读书人的忙闲之间。读书时的认真学习累的时候放松
享受停留
古人对于人生也是有许多的种种思考,在忙碌奔波时,他们也会在想何以为家在何处停息?通过古画画中去感受享受那么一次次自己悠然自得的安逸时光。
锚定自我
在古画为留下了大量渔隐题材的画作中,包含了他们对人生漂泊,锚定自我的深刻思考。无论如何漂泊。内心的锚定存在着,才会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心有支撑,立而不倒
当人的内心回归到虚静的状态,也就是一种返璞归真,重温生命的原始状态,再次感悟生命的真谛,寻求支撑生命的力量。就这样人的心灵与天地并例不为世俗纷扰所困惑。也不会被人生的艰难险阻而轻易击倒
书中作者通过这五种境界来表达我们如何去和外界相联系,是给予我们内心的一种淡定自如。通过古人的画作中也能感受到每个作品的心之所向,也教会了我们看待人生中的道理和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