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典学习录】《格言联璧》——学问类

【经典学习录】《格言联璧》——学问类

作者: 彬彬_107d | 来源:发表于2022-11-30 10:18 被阅读0次
永远在学习路上

【题解】

读书与修身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高尚品德的养成,靠的是用心读书,而这里所指的书,主要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儒家经典。在读书修身的过程中,学习儒家圣贤经典是实现个人道德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圣贤经典,可以是人明确道德的意义,树立高尚的节操,拥有担当天下的广阔胸怀和强烈的责任感,进而成为圣贤一样伟大而高尚的人。这与中国传统社会中士大夫阶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价值实现之路互相印证。

编者在讲述读书修身之法的同时,首先冷静地告诉人们,修身并非易事,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可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尤其在独处的环境中,更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在严肃认真的修养中,也要保持看问题、想事情的通达与与圆融,不可过分拘泥和偏执。因此编者特意借古今学者的差异来说明古时学者的通达与当今学者的偏执。其次着重强调读书求理时要博览群书气象宏阔,态度上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不可有一丝一毫的粗心大意。同时又要抱有设身处地的“理解之同情”和怀疑精神,议论古人得失,要站在古人的角度考虑,避免求全责备,研习文献经典,亦不可盲目将其奉为圭臬,应以怀疑之精神和严谨之态度探求真理,使读书求知之路不失坦荡和公允。最后再具体治学方法上指出求知治学在树立远大目标的同时,更应当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从细微处做起,从自己做起,将道德修养融入普通的日常生活,实现知与行的完美统一。

经典摘录:

①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译文】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名门望族,无一不是因为积景德行而兴旺;天地之间堪称第一等人的品质,归根结底要靠读书来养成。

②读书要即末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译文】用功读书,即便没有成名,最终也会变得人格高尚、品行雅正;修养德行广行善事却不期待得到他人的回报,这样便能睡得踏实,内心安宁。

③为善最乐,读书最佳。

【译文】如果一个人能将做善事当作自己人生的最大快乐,那么他读圣贤之书也一定会读得很好。

④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译文】各位到这里来为的是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学学知识,写写文章?擅长一门微不足道的技艺,这便能算得上做学问的读书人了吗?其实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推己及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过是处于儿子、大臣、弟弟、朋友等不同的角色,无论什么角色都要用自己的心去体谅和理解他们,尽到一个人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这五种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使大家共同成为懂礼数、明教化的君子。

⑤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越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译文】人的聪明才智如果用在正道上,那么越聪明变越好,而学问和功业便成为成就他的美德;人的聪明才智若用于邪道上,那么越聪明便越糟糕,而学问和功业恰恰会助长他的邪恶。

⑥战虽有阵,而勇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译文】作战时虽然要讲究一些阵法,但勇敢是最为根本的。办理丧事虽然要有一些礼节,但哀伤是最为根本的。读书人虽然要有学问,但良好的品行是最为根本的。

⑦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文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译文】回旋不定的风不是季节更替的标志,所以不可以依据它来调节音律;办事偷巧的妇女不可以管理家中事务;只会写写文章的文人是不可以用来治理国家的。

⑧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原。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译文】经世济民的方法只能源出于学问,那么这些方法才有了根本和源泉。修炼心性进而实现建功立业,那么心性的修炼才算得上圆满。天下除了建功立业的学问之外便没有其他的学问了,探求修炼心性之道不外乎多加研读古代圣贤的文章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学习录】《格言联璧》——学问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nj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