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看到一句深有感触的话:
戴上非暴力沟通之耳,我意识到,所有批评都是对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可悲是因为它没有实现说话者想要的,反而导致各种紧张和问题。而非暴力沟通,可以让我们避免这些问题。我们绝不会听到批评,只会听到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
暴力沟通,既不能达到说话者的目标,也让听者产生紧张和对抗的情绪。
若想改变这种沟通方式,非得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行。
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何在练习非暴力沟通时会遇到比较大的阻碍?
过年前,有个朋友曾找我练习非暴力沟通。
但最近几个月,她练得少了。
我猜测的3个原因如下:
1.最近她没有在看《非暴力沟通》。一边看书一边练习,非常重要。
如何解决呢?推荐她看《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
2.她生活在指责文化盛行的家庭中。
她爸爸让我见识到什么叫“盛怒”。她姐姐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顶级阴阳怪气”。
难怪她说她经常不明所以地背锅,莫名其妙地挨批。
恰好在《高绩效教练》说,指责激发自我防卫,自我防卫降低自我觉察!没有准确的信息反馈,就不会有恰当的自我调整。
3.她目前的精力主要集中于学习,晚上没有余力再做练习。
所以接下来,我打算把非暴力沟通做成微课。
帮助她一点点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