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辩证法简义第十:抱一

《老子》辩证法简义第十:抱一

作者: 一灯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6-02 11:19 被阅读0次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唯物辩证法简释:

    1.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营” 甲骨缺 ,字形=炏(火把,像两个哨兵)+冖(军队驻扎区域)+呂(休息、决策处所),表示军队驻扎的区域。作名词,造字本义:军队队驻所。古代行军是环车驻扎,故引申指军垒。又指军队或军队的编制单位,也引申为筹划,管理,建设;谋求获得。作动词,指规划整治、建造。又引申指度量、测度等义。作名词,指像军营样的聚众场所,虽为临时性的住处或驻扎处,但极为重要。也引指人的身体。《说文·宫部》:營,市居也。

    “魄”,甲骨文缺,篆文=白(得见的,无形但能感觉到的)+鬼 (鬼,甲骨文字形与“异”的上部相似,故宜理解为头戴面具如骷髅头像或其它恐怖和狰狞头像的巫师,表示虚像、假像、伪装之像,后来某些宗教或迷信者认为“鬼”是人死后的灵魂。也有古人认为“鬼,归也”,人死为鬼,指人回到原来的地方。“鬼”的造字本义为戴着恐怖狰狞面具的巫师。“鬼”引申指邪恶、恐怖的东西,作名词。又引申为虚的、假的、伪装的等义,作形容词。),表示可以感觉到的精神力量或意志力,造字本义:精神或意志力。作名词,引申指思维。

    后来迷信者和唯心主义者认为:魄,是统领肉体、相对持守的神秘性静态能量 ,也是 超物质的精神力量,胆识。这种认知,同时也是极端片面的和错误的认知。

    《左传.昭公七年》: 人生始化曰魄。《说文》: 魄,阴神也。《礼记.祭义》: 魄也者,鬼之盛也。

    “气” ,甲骨文气的字形为中间短的三横,表示中间为空为虚、轻柔,两边为长横为实,为能感觉到的物质,像轻飘飘的水雾、云。造字本义: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的三种基本形态之一即气态。后引申为食物消化而产生的肠胃气体和人体原始的气态精华能量。由人体原始的气态精华能量引申为呼吸。由呼吸引申为精神特质,态度,风格;呼吸。失控,动怒。也作姓氏。造字本作名词,引申指云气,泛指一切气体、气态物质。金文的形体就像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小篆的形体承接甲骨文、金文。隶变后楷书写作“氣”。汉字简化后写作“气”。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气”的甲骨文字形与“三”的甲骨文(上图)字形是同源的,篇幅所限,这里不具体分析“三”字。后又引申指天气、气象。也引申指节气、气候。又引申指景象。”“气”也指人的各种精神状态。作动词,引指发怒、恼火、愤怒、愤恨,心情不平静等义。

    古代中国先贤认为,气是无定形的物质,又是一切生化的本原。《说文·气部》:“气,云气也。《玉篇》: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系辞》:精气为物。《礼·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祭义》:气也者,神之盛也。注:气谓嘘吸出入者也。《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萬物。《史记·五帝纪》: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气。注:王肃曰:五气,五方之气。《书·洪范》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风。注:雨,木气。暘,金气。燠,火气。寒,水气。风,土气。为五气。又《素问》:寒、热、风、燥、湿,五气之聚也。寒生水,热生火,风生木,燥生金,湿生土。《左传·昭元年》:六气,隂、阳、风、雨、晦、明也。《黄帝内经》:黄帝曰:余闻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聚,炅则腠理开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易经》认为,天下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相感交合而生成。在汉代,“气”已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

    所以,使身心合二为一,能须臾不离么?调整呼吸至柔和,能如婴儿的状态么?清除身心中的杂质,能一尘不染么?爱民治国,能摒弃主观意志么?眼耳鼻舌一开一合,能无母性般的溺爱么?聪明贤达,能自然无为么?

    从哲学的角度讲,就是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且是用对立统一的方法贯穿整个环节和整个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修身(健身)要抱一,齐家要抱一,治国要抱一,平天下也要抱一。用现代的话讲,也就是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一定要树立整体观、大局观,要坚持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以修身养性为立足点,从修身养性出发,齐家治国平天下所遵循的原则方法在本质上都是同一的。也可以说,这一段乃至这一章对修身养性是具有指导作用的。养生是广义的养生,而不是狭义的。养生是以个人的和集体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包括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全部范畴,是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这也就是“抱一”。

    2. 生之,畜之。

    “畜”, 甲骨文畜=玄(发展的运动)+囗(收藏、贮存、积储)+米(谷子,粮食),古文献把“畜”解释为由“玄”与“田”组成,表示田里蓄有粮食,家里存有丝织。这存在误解。如上图,很明显,“畜”的下部不是“田”,“田”的甲骨文明显与“畜”字甲骨文的下部字形有区别。“畜”字甲骨文的下部是由内部“米”字和外面的大肚皿器或袋子(用“囗”表示)组成。故“畜”字甲骨文字形像不断积储粮食等物资为发展提供能源和动力,造字本义:为发展而积储并提供能源物质。作动词,读作xù,引申指培养、培育、养育、培植。又引申为积储、容、积、积聚、保存、收藏,也引申指饲养禽兽等义。作名词,引申为禽兽,实指六畜如猪狗牛羊鸡马,读作chù,指饲养的禽兽。

    金文和小篆继承了甲骨文,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畜”。《说文·田部》:畜,田畜也。《广韵》:养也。

    故而,产生万物并供养万物成长,从而万物不断发展。万物的生存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我们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人为将两者割裂开来看问题。天下万物如此,人类社会同样如此,既要生存,又要发展。生存是发的唯一前提,发展是生存的绝对保障。

    3.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德”, 古代学者普遍认为,甲骨文(上图)德=(行,四通大道)+(直),它的左边是“彳”(chì),它在古文字中多表示“行走”之义;右部是“直”字,其字形像一只眼睛上面有一条直线,表示眼睛要看正;二者相合就是“行得要正,看得要直”之义。“直”也,表示大道直行。造字本义:看清道路的方向,没有困惑迷误,大道坦然直行。有的甲骨文将四通大道"行"简化为"彳"。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心",突出心胸坦荡的含义。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在"直"与"心"之间误加一横。

    显然,古代学者对“德”字的甲骨文本义解释还不够全面不够琛入。博古而知今,关于“德”字,除了《道德经》有专门论及外,还有《周易》等远右时代的文献中或多或少皆有所述。

    (1)《周易.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不详论此句本义,只需要体会出“德”与“坤”卦相关联的必然性,就算是将达到顿悟的高境界了。

    (2)孔子及以后的儒家,对“德”的所论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正如《礼记·乐记》中所说:“德者,性之端也。”

    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

    关于“德”字,孔子论述多有提及,而《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以“温、良、恭、俭、让”为修身五德。

    而“仁爱”是儒家思想文化基础和精髓,孔子的仁爱思想立足于修身,孟子的仁爱思想强调“情感修身”,即对自己进行道德情感的自我修养、磨练和完善,提倡“仁爱”施于他人、普爱天下。仁爱思想是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

    “德治”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和最典型特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出发点,又是它的主要内容。

    尤其是在《论语》中,有不少关于“德”的论述一一①.《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③.《论语.颜渊》: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④.《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⑤.《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⑥.《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⑦.《论语.颜渊》: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⑧.《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⑨.《论语.宪问》: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⑩.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纵观孔子及其弟子所论之“德”,更多的是从“仁”的角度来间接体现“德”,也就是说,儒家的“德”多指“人德,”侧重于“人德”,是狭义之德。《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句话虽讲得十分透彻,但儒家弟子及后人却无法释义,留下了千古遗憾,以致于对“德”与“道”彻悟也停滞在春秋战国时期。

    (3)道家认为,天地万物之自然为“道”,而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相对人而言,即为品德。

    道家认为,凡合乎“道”的法则规律的一切运动皆可称为“德”。也可以说是道的法则及合乎于道的运动规律的一切体现,合道者即为“德”。道是无所不在的,万物皆有道性。

    《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本意即:“道”无所不在,它可以在蝼蚁中,在稗草中,在瓦砾中,也可以在屎溺中。也就是说,不管是万物中最灵的人,还是最卑微的东西,无一例外都有道的存在。《西升经》说:“道非独在我,万物皆有之。”这种万物皆有的道性,也就是德。

    简而言之,德是道的体现,道是德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对每一具体事物的养育、规范等作用都必然通过“德”来发挥。从根本上说,德与道是统一的,是同一范畴的两重含义。所以,《道教义枢》卷一引玄靖的话说:“道德一体而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从二者的功能、作用范围而言,有所区别,所以是二,但它们只是同一个本体的不同表现,所以又是不二。同样,两者虽为一,作用又有区别,所以是一又非唯一。

    由此可知,道家之“德”包括了天德、地德和人德,包涵了一切事物之德,是广义的。道家之“德”正是体现了甲骨文“德”的本义。

    甲骨文(上图)德=行(运动、行走,也表示四面八方。“行”的甲骨文与“道”的甲骨文字形相同,又表示道的运动,亦指“道”)+直(一根直木一个眼睛表示正直,榜样,也表示表示参照物,在“直”的字形中,直木是在眼睛之上,故也有看不见或无形的寓意,又“直”的甲骨文上的一竖亦是“十”的变形,表示四个直角组成全面的、全方位的、完美的、十全十美的。又“直”中“目”为眼睛,为一双,成对,表示相对而生、相对的。),字形表示正大光明的运行法则是合于“道”的运动,是一切事物共同遵循的完美的标准,作名词,造字本义: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合于道的运动法则,对于人而言,即人类社会合于道的品行。

    作动词,引申指看清方向,大道直行。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作名词,引申指有道德的贤明之士。“德”是美好的,故又作动词,引申有恩惠、善行、感恩。作名词,又引申为心意、志向、道德,品 行;特指正直的品行、好的品行、高尚的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另外,也引申指合乎天道的思想和方法客观规律等义。《正韵》: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德”是空间和时间之德,是相对于“道”的“德”。

    产生而不占有,养育而不居功自傲,尊长而不主宰一切、让其自我发展、自我壮大。这就是对立统一的合于道的大德。同样的,养生也应该效法这种对立统一的合于道的德行。

    事物由产生到发展壮大的运动,遵循共同的运动规律和自然法则。这种规律和法则是一种客观实在,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客观实在体现为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而对立统一的运动规律就是符合于道的普遍的自然法则。

    (郑裕波 校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辩证法简义第十:抱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op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