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
孙子曰:兵[1]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2]也。
故经[3]之以五事,校[4]之以计,而索[5]其情[6]。一曰道[7],二曰天[8],三曰地[9],四曰将[10],五曰法[11]。道者,令民于上[12]同意也,故可以与之生死,而不畏危[13]也。天者,阴阳[14]、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15]、广狭、死生[16]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17]、官道、主用[18]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19],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20]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熟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21]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22]之。
【译文】
--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着民众的生死,决定着国家的存亡,因此,不得不认真,谨慎地去研究。
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比较、分析双方的各种条件,考察双方的实际情况,以预测战争的走向。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形,四是将帅,五是法规。
所谓“道义”,就是君主要有民心,让民众和君主心意相通,这样将士们才有同生共死的信念,便不怕危险。所谓“天时”,就是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情况,战场是开阔还是狭窄,所选战场属于生地还是死地等自然地理条件。所谓“将帅”,就是指军队的指挥官是否有足够的智谋才能,是否赏罚有信,对部下是否仁慈关爱,能否做到果断勇敢,所治军队是否纪律严明。所谓“法规”,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是否简洁轻便,将吏的权责划分是否清晰明了,军需物资的掌管是否规范一级供给是否充足。这五个方面,将领一定要深刻了解。了解了就能胜利,否则必将失败。
一定要通过对战争双方的考察,掌握了尽可能多的实际情况,并据此加以比较、分析,从而去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一定要知道:哪一方面的君主更得民心?哪一方面的将领能力更强?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军法严明、赏罚有信?哪一方兵力更加强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为有素?哪一方的军令执行更为有效?透彻分析了这些条件,自然就能够判定哪一方更容易取胜了。
如果听从我的计策,那么必然能取得胜利,这样我就会留下;如果不听从我的计策,那么必然导致战争失利,那我就离开。
-
兵:指战争。 ↩
-
察:研究。 ↩
-
经:衡量,这里指分析的意思。 ↩
-
校:比较。 ↩
-
索:探索。 ↩
-
情:实际情况。 ↩
-
道:道义。这里指是否得民心。 ↩
-
天:天时。即气候、时令等自然方面的条件。 ↩
-
地:地理条件。如地势险要或平坦,场地开阔或狭隘等具体的地形、地势。 ↩
-
将:将令。这里指战争中指挥官的谋略、智慧。 ↩
-
法:军令。 ↩
-
上:国君。 ↩
-
不畏危:不怕危险。 ↩
-
阴阳:昼夜。指春夏秋冬时令季节。 ↩
-
险易:地势情况,即地势是险要还是较为平坦等。 ↩
-
死生:死地与生地,即所选地形是否利于己方的战争,有利为生地,不利为死地。 ↩
-
曲制:军队编制、制度。 ↩
-
主用:后勤管理。主是掌管,用为物资。此处指战略物资等后勤保障。 ↩
-
闻:知道。 ↩
-
孰:谁,哪一方。 ↩
-
将:虚词,表示假设,类似“如果”。 ↩
-
去:离开。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