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袁茹锦:如何让自己读书的收获翻倍?如何从不同的视角读书?

袁茹锦:如何让自己读书的收获翻倍?如何从不同的视角读书?

作者: 醒职场袁茹锦 | 来源:发表于2021-08-01 15:14 被阅读0次

    1  把一本书变成一页纸有什么好处?

    第一,  通过把一本书变成一页纸,能够提高自己的总结、归纳、提炼能力。

    第二,  发现作者的核心观点和书籍的中心思想,加速对书中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第三,  一张纸一目了然,有利于未来进行复习和巩固。

    2  如何快速读完一本书?

    很多人觉得读书读得慢,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想记住书中所有的内容。相比得到的,人总是怕错过些什么。

    但事实上不管你怎么读书,最终都记不住书中的全部内容。

    第二是担心,担心自己读快了错过重要内容,或者担心自己读快了吸收不到位。

    但事实上,工具类的书对你真正有用的内容不足20%;非工具类的书对你的认知提升主要取决于悟性而不是阅读速度。

    第三是知识面和阅历的限制。

    知识面越少,阅历越单一,你读书的速度就越慢,因为你可能不那么容易和作者之间产生共鸣。

    相反,如果你阅读的书越多,阅历越丰富,你读书的速度就越快,因为你可以以书解书,触类旁通。

    书籍中的智慧是用来反思自己,对自己查漏补缺的。

    但这得以丰富的阅历为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经历作为铺垫,再多的书看了也就只是过了一遍你的眼,并不能够带来眼界的刷新。

    要想快速读完一本书,首先你得有一个认知:一本书,不一定要从头到尾全部读完。

    如果你希望通过读书来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那么先列出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或想要达成的目标,然后从书中收集和问题/目标相关的信息就好。

    简单来说,就是:如无必要,不必看完。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本书叫做《即兴演讲》。

    如果你选择这本书来阅读,那么一定是希望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和反应速度,或者是应对周一在客户那里的方案呈现。

    这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结合这本书的标题和目录,问自己3-5个问题,比如:

    1、 演讲怎么样才能吸引人?

    2、 如何快速get到对方想要听的内容?

    3、 有效演讲一定是有一个模板的,那这个模板是分为几个步骤呢?

    …….

    接下来,你只要带着这些问题去书里面找答案就好了。


    读书的时候,试着提前问自己一些问题,再从书中去寻求解答、跟自己原有的猜想作对比。

    这样去阅读,你会觉得更有意思,也更容易专注。

    如果你想要吸收得更好、理解得更深的话,也可以把你找出来的答案,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重新表述。

    读书,读到一个令你有感触的地方,或者能解决你问题的地方,不妨在心里咀嚼一下,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它讲出来。

    让大脑把它转化成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能为你所用的信息块,这比单纯的追求速度更重要。

    3  如何让读过的每一本书都能发挥作用?

    相信你一定听过这句话:懂得了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套用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读过了很多本书,但是生活依然没有变化。

    怎么样让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能发挥作用?

    怎么样让书里的知识为你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怎么样让你读书之后能够学以致用,无论读的是什么书?

    方法很简单,给你分享一个我经常使用的“读书致用表”,这是一个很有效的阅读模型:

    A栏的内容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填写;

    B栏的内容在读完第一章和第二章、读完书的50%、读书整本书之后分别填写;

    C栏的内容在读完整本书的50%、80%、100%之后分别填写;

    D栏的内容也是在读完整本书的50%、80%、100%之后分别填写,与C栏内容一一对应。


    为什么这张表会有效呢?

    第一,  它能让你带着目标去阅读。

    知道目标是什么,你在读书的时候就不会浑浑噩噩,阅读的每一刻,内心对自己都是自信而笃定的。

    第二,  它让你关注自己在不同阶段的阅读收获和感受,这本书只要能给你持续带来收获,你就有动力继续读下去。

    第三,  它能让你憧憬学以致用之后的“未来图景”,并且在“未来图景”的指引下,以终为始的去规划读书后的行动策略。

    4  如何让自己读书的收获翻倍?

    去年12月,我辅导的一个读书会创始人,召集了一帮读书会运营者,协商规划2021年的阅读书目。

    也许是为了感谢我之前提供的辅导,其中有3位伙伴提议,第一期读书会可以读《化书成课》这本我写的书。

    我建议大家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有位朋友说,可以直接约个线下的时间,我们带着会员一起读。

    他还提到,自己4个小时就读完了这本书。言下之意就是,带着读书会的社群成员花4个小时,也能读完这本书。

    听到这话,我感到很意外。

    因为作为这本书的作者,我自己都不可能花4个小时读完这本书。

    而后,我想到了电影。

    平常去电影院,我们都是以观众的身份去看电影。

    一部电影通常2小时,我们在电影院能开开心心地看完,不会觉得有什么认知负荷。

    但是,如果一个导演去看这部电影,他会花费多长时间呢?

    导演可能会时常暂停,会重复看某个镜头,会考虑基本的影像元素如镜头,剪辑,声音,置景等,会花很多时间思考影片的叙事结构、内容和主题,会去和同行交流。

    有时候甚至会重复看几遍。

    这个过程就叫做“拉片”。

    我很好奇,2个小时的电影,拉片要花多长时间?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承载了生活的喜怒哀乐,折射出人性的欲望与挣扎,也是创作者自身表明态度和传递信仰的一种方式。

    观众去看电影,享受的是电影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感。

    导演去看电影,会站在一个专业的角度去审视电影,更能看出其中的深刻内涵。

    以读者的视角去读书,速度会比较快。

    假设每分钟能看600个字,

    一本10万字的书,也许能在2小时的时间里看完;

    一本20万字的书,也许能在4小时的时间里看完。

    但是,如果以作者的视角去“拉书”,那要花费多长时间呢?

    以《化书成课》这本书为例,这本书首先能够让读者具备“万书互联”的一种思维意识,同时,书中不仅涵盖了全面的读书技巧和课程开发技术,还有课程定位、课程运营方面的内容。

    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既能掌握化书成课的方法,又能通过有效的课程运营,同步打造自己的课程品牌,还能产生复利效应,实现:化书成文、化书成图、化书成课、化书成戏。

    现在,假设作为这本书作者的我,突然失忆了。

    失去了一些特定的陈述性知识,但是,一些程序性知识还保留着。

    也就是说,我依然保留着现在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只是恰好失去了《化书成课》这本书中提到的事实性知识。

    那我会怎么阅读那本书呢?

    我肯定会仔细思考这些问题:

    1、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背景?

    2、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3、作者认为,要采用什么方法传递知识和技能,才能达到他的目的?

    4、作者的目标读者是哪些人?

    5、作者采取了什么方法,来让他的目标读者更好的理解吸收?

    6、从目录来看,作者是以什么样的思维逻辑在组织信息的?

    7、从呈现形式来看,作者希望读者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这本书?

    8、如果让我来写这本书,我会怎么写?

    当你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的时候,你读书的收获,和你仅仅以读者的身份来读书的收获,就会完全不一样。

    有的时候我们读书,其实读的是我们自己的认知、观点和看法。

    可是真正要读懂一本书,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作者的逻辑架构和思维框架是什么。

    如何给自己打造“心灵密室”呢?

    答:给自己找一段独处的时间,暂时抛开生活中的所有羁绊和牵挂,进入自己的内心,真诚面对那个被现实遗忘已久的内在自我。

    然后,做一些跟心灵有关的事情,比如静坐,禅修,阅读智者写的书,尝试着培养并加深自己对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心理学等人文领域和精神世界的感悟力。

    久而久之,你就能给自己打造一个平静而丰富的内在世界,从而再造一个崭新的自我,重建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本文由“疯子与书籍”发布,2021年8月9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袁茹锦:如何让自己读书的收获翻倍?如何从不同的视角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tr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