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而知之者上也

生而知之者上也

作者: 轩窗翰墨 | 来源:发表于2022-07-16 20:35 被阅读0次

《论语》原文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明白人生正途的,是上等人;学习之后明白人生正途的,是次等人;遇到困难才去学习人生正途的,是更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肯学习的,就是最下等的人了。”

赏析

首先本文有个共同点就是“人生正途”。所谓的人生正途就是,指能够自己做主去实现礼的要求,就是人生正途。这里圣者对智慧的拥有分了几层阶级。

生而知之者上也。就是说世间有一种天赋异禀的人,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天才。其实,这种人的慧根与众不同,他的灵性良心中具备一种先知先觉的智慧。就像禅宗六祖一样,虽然不识字,但是一切经典的法义无不通达,这种人就是上上根者。

学而知之者次也。学习是一种从无知到有知的内化过程。有些事物我们通过努力学习,可以逐步深入,可以通晓它的底层逻辑,就是说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犹如南宋朱子所云:“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尤甚者观蛟龙。”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人在平时是处于一种麻木不仁的态度,经过了一次严重的挫折之后,突然间茅塞顿开,清醒了许多,也成熟了很多。吃一堑,长一智,经不起生活的考验,得不到完美的才能。

这和一般的清醒不一样,而是一种内在的一生少有的觉醒,这样的觉醒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就像弗兰克尔曾在“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时,他本人饱受凌辱,历经酷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才能在刺激与回应之间切身体验到了生命的终极意义。

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狭小的囚室,忽然茅塞顿开,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觉受,后来他称之为“人类终极的自由”。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无情地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却是独立的,能够超脱肉体的桎梏,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照自己的遭遇。从中可以体悟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如果经历了磨难,不能反躬自省,痛定思痛的人,不去探究黄金三问的人,即使受了天大的痛苦,也从中领悟不到什么。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彼此观察事物,思维审视的角度不同,所得的收获也有所不同,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在世间,“优秀”和“平庸”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因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相关文章

  •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伤寒杂病论》序中:生而知之...

  • 生而知之者上也

    《论语》原文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

  • 生而知之者,为上也。学而知之者,为中也。

    生而知之者,为上也。学而知之者,为中也。不学者,为下也。 生而知之者,为上也 天生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他们天生就...

  • 《论语》:生而知之者上也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六篇“季氏篇”,本篇提到当时鲁国的政治情势的问题,也提到了德行、学识等方面的论说。 在上文...

  • 先生之特别

    孔子曾经讲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者,这其实就是...

  • “学而知之”亦或“困而知之”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生而知之者,肯定有,但一定...

  • 听《孔子:人能弘道》有感【65】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说自己就不是生而知之的...

  • 生而知之者上

    生而知之者上,学者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我们生下来就具有对外物这种敏锐观察的这个能力,没有任何的执着,没有任...

  • 学习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0-1之间的智慧

    在学习《论语》的时候,读到这么一句话“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我就开始思考,有什么东西是我生而知之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而知之者上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wt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