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伤寒杂病论》序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则亚之。多闻博学,知之次也。
其实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我们怎么样认知“生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并不是生下来就会所有的事情。他们也会去学,但是他们的学跟大家都不一样。他们没有教科书。也可以没有老师。是真正的可以做到,看到了自然规律以后就能明白其中深奥的道理的人。他们的实践就是他们学的途径。并不需要“比及三年,可使有勇”。这类人是不停的在实践中学不断的积累,也许他们最后得到的一句话就可以够别人写一本书的因为关于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道,其背后隐含着的东西是非常巨大的。显现在外面的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
这就像是神农尝百草,他身体是完好健康的,但是,它尝了尝以后,却知道能对人的身体有什么作用,这等于是用未病的身体考察已病的状态下的变换结果。这样的人就是生而知之者。我们不需要把这样的人神化为一个刚生下来就可以能说会道的人,黄帝内经一开始说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我们的祖先并不需要被神化,但他们依然是世界上十分厉害的人。
在这之后,由生而知之者得到的学问,去教化学而知之者的人,所以学而知之者的人,实际上,他们的思维是限制在生而知之者之内的。无形中给了学而知之者一个很大的枷锁,而只有等这个人的能力全面的达到了生而知之者的人之后才可以解脱,才理解那些生而知之者的人教化别人所用的这些理论的道理。这就解释清了,为什么后世没有一本医书可以超过《黄帝内经》对人的震撼效果。那是生而知之者,对于下面的人的教化。而别人充其量只能成为学而知之者。
在其次的人是没有学习动力的,只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去临时抱佛脚,去学生而知之者和学而知之者们的理论,来看他们的学说,是不是能解决自己的困难。这样的人的学习持续性不会太强,所以比学而知者还要低一等。人的自我实现上就有了高下的差别。
而目前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困而不学的人。并不是不想学,而是不知道学什么,能解决自己的困,久而久之就斯为下矣了。这样的人其实有很多也是有着很强能力的人,但是没有遇到正确的人的引导。如果有正确的引导的话,我想也至少可以达到困而知之者的程度。所以在国家层面上,我们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有官修的很多书。给后人以及民众,以教化。历史上,《黄帝内经》就在国家层面上修过好几次。才让这本书能流传这么多年而不遗失。虽然这些修订书的后人没有黄帝伟大。不过他们做的这些事,确实是非常好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所以孔子把中国古代教与学的整个结构就已经讲解清楚了。在学的过程中,有知识的创造者,知识的接收和传播者,有遇到问题了再去找知识的人,有根本就不知道知识在哪里的人。他们的共同集合体就是我们的整个社会。
而西方社会讲究人人平等具有同样的知识,观念,能力,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这其实才是承认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而这不同只是用钱来加以划分的。所以让没有钱的人心安理得的斯为下矣。这是西方对民众的教化。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出现思想上的荒芜,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其本质上就是价值观的不同。而我其实更认同于承认不同,才带来了更大的同。而不是承认相同,却实际上更大的不同。
同样的治理方法,在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去推行,效果一定是不同的。而强行的推行,就会带来那个地方更大的灾难,我想这例子很容易举出来。
考虑到有一些关键词会被封,例子还是不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