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一个人的情商很高的时候,本质上是想说,“此人懂得换位思考。”也即,此人知道别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又或是,此人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又不该做等等。
无论是在职场,在家庭,亦或是在其他什么地方,只要牵扯到要与人相处的场合,情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很少有小伙伴能想到的一点是,运用类似“换位思考”的方法,其实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的成长。
比如,在学习任何一门课程或是技能的时候,我们都不是仅仅以一名“学生”的身份来要求自己,而是换到更高的位子,就像是,以一位“老师”的身份来要求自己。
仔细想来,由于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或是我们所思考的,就是将来能把我们所学的东西教授给别人。所以,我们自然会抬高我们学习的标准。或许,做学生时,我们只需要把题目作对即可,而在做老师时,我们则不仅要把题目作对,而且还要知道此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以及在解此题时,有可能出现的错误等等等等。
另外,此换到更高的位子去看待一个问题的方法,也类似于给自己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的方法。著名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说过类似的一句话,“如果你给你自己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的话,最后,即便你没有达到这个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获得很大的进步。”
这或许让我想通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史蒂夫·乔布斯做出来的苹果手机,是全世界最好的手机?又,为什么埃隆·马斯克做出来的特斯拉汽车,是全世界最好的电动汽车?因为,在别的手机和汽车厂商整天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做一款好的手机?如何才能一辆好的电动汽车时?乔布斯和马斯克整天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改变世界?
当然,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更高的目标,我定下了,换到更高的位子去看待一个问题,我也换了,可是,我就是迈不出这第一步啊。”
说白了,似乎,困扰绝大多数人的问题还是,行动力,或是执行力的欠缺。
而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普遍性的问题?我想,多半是因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所想象的。也即,我们只是把自己想象成一名老师,进而以一名老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可是,至于究竟老师具体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准,我们也不得而知,所以,也就别谈什么行动力或是执行力了。
因此,我觉得有这样一种方法就是,虽然在标准上,我们是提高到了如老师一般的标准,但是在具体行动上,我们却可以适当降低一些要求。即,我们大可不必,像老师一样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备课或是讲课。我们只需要每天拿出一部分时间做一位老师应该做的事情即可。也像是,所谓的“装模作样”。而一旦,我们装模作样着做了很久之后,自然而然,我们就会成为,虽然的确不是,但却已经与一位老师的所作所为相差无几的人了。
就比如,虽然我的确不是作家,我也不知道成为一名作家的标准有多高,但是,有一点我确是知道,也绝对可以肯定的是,作家肯定会每天阅读、思考和写作的。
既然如此,那我想我也可以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