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养的孩子

作者: 来少雄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15:09 被阅读2次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有教养的孩子。如果一个小孩儿能在饭桌前安安静静坐着把饭吃好再自己把盘子收了、乘电梯的时候全程安静不喧哗,跟大人说话有问有答......大家就会觉得这个小孩儿很有礼貌有教养。然而现状是很多人觉得这样会压抑个性甚至会吃亏。所以他们有时候会鼓励或默许自己孩子某种大大咧咧能争能抢的气质,行动鲁莽说话不客气的孩子被误认为是能力强、敢于表达。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误把没教养的行为当做个性而已

一个人为什么要有教养,就像为什么我们要成为一个讲道理讲逻辑的人一样。孩子们未来面对是一个比现在更文明,更宽阔的世界。无论社会风气好坏,也要以一个更文明的标准来要求ta, 而不是成为巧言令色的人,大马路上与人吵架的街头斗士,或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傻瓜。为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地为孩子们做好榜样,给予正确引导。

那什么是教养呢?我觉得教养不仅是做好自己,同样还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对距离感,边界感与分寸感有正确的认知。

越自律越自由,文明有序的社会,自由与责任伴生、权利与义务伴生。一个人要自律,要有自我要求,要懂得承担责任跟义务,才能更好地接近自由。

教养和素质相辅相成,没有教养的孩子,并不仅仅是没有礼貌的问题,还会衍生出各种问题,给自己,父母和周围的环境带来麻烦和困扰,对自己的整个人生可谓非常不利。

那么接下来列出一些一个七八岁孩子应该表现出来的教养,这只是文明社会对孩子的最基本要求,供大家参考。

一、声音

一直以来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都十分普遍。我主张“用对方正好能听得见的音量交谈”、“对方听不见时要走近前去说,不要隔空喊话”,这种常识与习惯应该从小就养成,是非常基本的事情。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吵爱闹,所以一开始就要教一件事儿:正确使用“室外音量”和“室内音量”。露天场合怎么大声都没关系,当然深更半夜除外。室内的时候就用对方能听见的音量就好,包括家里、教室里、楼道里、车上、电梯里等等,餐厅、酒店大堂就更不用说了。

看电影不要说话,实在要说一两句请趴在耳朵上悄悄说。

电梯里有别人的时候不要一直讲话尽量安静,因为别人并不乐意听你的私人事情,即便要交谈也要尽量小声、简短。站好了耐心等到站。

叫别人的时候要自己走过去叫,可不能大喊别人过来,有什么话走到人家跟前说

爸妈卧室门没开之前不能在外面制造任何噪音。

楼上楼下就不要在家里拍球了,吵着了邻居。

不过,在饭桌上当着别人的面讲悄悄话咬耳朵是不好的,因为别人看到你们这样会不舒服,有隔离感。小孩儿都喜欢这么做,但要让他们意识到问题并求证过来。

二、耐心、谦让、礼貌的举止

小孩子要学会耐心和谦让。不挤、不抢、排队。在外边玩儿一会儿就要让给别人,不要长时间霸着玩儿,让人家在边上一直等待。

别人交谈或打电话的时候要安静等在一边或走开,不能在一旁大喊大叫更不能试图打断,不紧急的事儿等一会儿再说,紧急的事儿要先说一声“excuse me”/“打扰一下”。

走过一道门时如果后面有人,帮人家扶一扶;电梯来的时候让到一侧,让里面的人出来以后自己再进去;进电梯以后如果外面还有人没进来要为人家按住开门键。

到别人家里做客避免乱跑,由主人带着参观。看见新奇的也别乱摸。去卫生间要问主人一下可否使用卫生间,人家肯定让你用。别人给的零食要问过父母才能吃,并向主任至以谢意。

好好坐着不蹬前面的椅背,不把腿伸到过道里。东西掉了要马上捡起来,别人东西掉了帮着捡;公共场合不钻桌子,即使你是小孩儿。

即使是在自己家,也要学会敲门,尤其是房门,卫生间的门。

三、有礼貌地说话

跟人好好说话,避免使用嘲讽、诘问、挑衅、毫不客气的语气,回答问题要正面,有问有答。之所以把这个特别拿出来说,是因为我经常有机会听到国内的小学生们这么说话,很多时候都显得不礼貌,很刺耳。

别人的问题要好好回应,实在不知道如何作答就说我不知道好了,但是态度一定要诚恳。

“请”、“谢谢”、“对不起”这些虽是老生常谈,但有些时候还是会出现没有注意到的情况。有些小孩儿说话特别“冲”,喜欢用命令的口气,比如“我要/要吃这个”“给我拿那个”,然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像得了圣旨一样赶快去办。其实这句话正确的展开方式是“我能不能吃这个?”“请帮我拿一下那个”。而且得到以后必须要说“谢谢”。

别人挡到自己的时候要说一声”借过“或”对不起让一下“,然后绕过去,不能硬往上挤。

家里客人走时切记送出门口,并且好好跟人家告别。去别人家做客,走时要表达谢意,感谢主人的款待。

收到别人礼物的时候,即便没那么喜欢,也不能说自己不喜欢,要对别人的心意表达感谢,认真地跟人家说“谢谢”。即便是爸妈买的东西。

在餐厅跟服务员道谢

飞机上跟空乘道谢。

向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谢意。

拒绝别人的好意时要说“不用了,谢谢”。

听到别人夸奖自己时不必太谦虚也不必太骄傲,礼貌回音一声“谢谢” 就可以了。

孩子们每天会接触到许多人,礼貌用语适用于所有人。

跟人说话要看着对方的眼睛,态度诚恳不扭捏。

四、餐桌礼仪

教养和亲子状态能够在餐桌礼仪得到非常大的呈现。

中国家长素来更看重饭菜质量和吃进去的数量,所以比较喜欢喂饭什么的,孩子没有自主权,至于他们在餐桌上的礼数,却常常被忽视。西方人择更讲究自主性和餐桌行为,孩子爱吃什么吃什么,也不喂饭,吃饱了就可以下去,但一定要自己吃,哪怕吃一身也没关系。重点不在催孩子吃东西上,而是在培养餐桌礼仪上。

孩子三岁时表示不想吃喂过来的食物,我告诉他如果要我喂,就要由我来决定你吃什么;如果想自己决定吃什么,就要自己吃。从此以后他就自己吃了。我也兑现承诺,顶多偶尔给个建议,绝不强迫他吃东西。这就是责任和权利的打包。

我们家吃饭要人到齐了才宣布开动,偶尔大人临时有事会交待一声“你们先开动吧”,他们才会开动。即使使用公筷,也只能夹靠近自己的,不能挑来挑去、不能搅和,夹起来就不能放回去。不要伸着手够离自己太远的食物,也不要站起来,只要请别人帮忙递给自己就好了。别人问你要不要吃一种食物,你如果想吃就说哦好谢谢,不想吃就说“不用了,谢谢”。家长也不要总是跟孩子吃这吃那,尊重孩子的自主权。

吃东西要尽量闭着嘴嚼,不要吧唧嘴。说话时把先把食物咽下去再说,我给他们的理由是嘴里都是东西跟我说话我听不清,而且食物会掉出来或呛到你。再说,那样很难看。

遇到咬不动的东西?再努力咬咬呗。实在不行了请默默吐在纸巾里,没人愿意看到直接吐在盘子里甚至桌子上的咀嚼物(其他场合吐东西也是同理)。

吃饭就是吃饭,不能一边吃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一边玩儿玩具。吃饱了要问一下大人“我吃饱了,可以下去了吗?”,大人同意了才能下桌,下去了就不能再跑回来吃了。现在他们大了,在家吃饭已经不再要求问我这个了。但最好也要跟其他人说一声: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然后再下桌。

下桌要把自己的碗盘收到厨房。

说到餐桌习惯,一定要从小养成,最好从能坐着吃辅食开始。难吗?日日坚持就不难。这只是又一个家长和孩子互相建立尊重的过程。记得他俩一个两三岁一个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回带他们到一个五星级酒店吃新开张的亲子自助餐,食物区和游戏区是连在一起的,结果能想象那些孩子有多反天吧,根本没人好好吃饭,大吵大闹,还把海洋球在食物区乱丢。甚至连家长也跟着孩子在就餐区疯跑疯闹,有一个家长搬了餐椅站在上面,用自助餐夹点心的夹子去够天花板上的气球(我还跑去制止了他一下)........在一片乱象之中,我家两个懵懂的小人儿略显困惑地一直坐在小桌子前,好好地把盘子里的食物都吃掉了,才来问我能不能去游戏区玩儿。我都快感动哭了。

这就是所谓“社会风气如此,教不好孩子”。但事实真相是,受过家长良好教养的孩子看到这些事儿的时候,并不会发出“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做?太不公平了!”的呐喊,而是更深刻地理解了家长为什么会要求他们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因为他们也会觉得那些孩子太吵太烦了。后来等他们长到五六七八岁的时候,看到不合理的人和事会来跟我讨论,也有了最初的正义感。

所以说,只有立场、方法不正确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你就是你孩子的起跑线。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言传身教比社会影响重要得多。要给他们正确的东西,让他们以后到了社会上能分辨错误的东西;而不是教给他们错误的东西,以期望他们未来能与社会丑恶现象顺利接轨。

做到一个孩子基本的教养,也就得到了周围人的喜爱和更为尊重的对待。往大里说,他们和这个世界初次相识就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友善的小环境,也确立了自己内心的规则。

当然,孩子的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大人不断提醒、纠正、落实。行为需要反复训练,别怕麻烦,这个功夫值得花,因为趁着小培养一个行为良好的孩子其实是最容易的。我从他们差不多一岁就开始这么做,现在就轻松极了,基本道理不用讲了,全都是举一反三的事儿。

有了基本的教养,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一个人应有的美德:诚实、公平、谦逊、勇气、责任感,等等。

至于他俩有没有被压抑个性?我觉得并没有。从小到大除了危险的事儿不能做、影响别人的事儿不能做,他们有非常合理的自由度,家里有非常清晰合理的规则,做事情不会被大人强迫或打扰,犯错时听到的是道理而不是羞辱。所以俩人都既有规矩又活泼开朗、友好爱聊,心理阴影面积接近零。而且他们周围教养好的小朋友们也都是既天真又成熟,能很好地自我管理,亲子关系也就不那么紧张。有教养的孩子不需要特别教给他孝道,因为他也一定是个感恩的孩子。

说到教育的具体方法是什么,我想每个人有自己的风格,就不细聊了。不过,要想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有两个特别关键的前提要问一下自己:

作为家长,这些事儿你自己做到了吗?

你希望孩子尊重别人、尊重环境,那你尊重他了吗?

孩子们从小要体会到作为一个人所受到的尊重,而不是被纵容或被当宠物一样对待,他们才能理解为什么要尊重家长、尊重周围的人和环境。当初在网上跟“小孩随地便溺合理派“ 舌战时,德高望重的罗太说过:我们这个社会什么时候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人了,教育才有希望。

湖北文都中小学网络课程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

— END —

相关文章

  • “7岁女孩被男同学往眼里强塞纸片”:没有规则意识的父母,养不出有

    世界上有很多有教养的孩子,但也不缺没有教养的孩子。 有教养的孩子在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没有教养的孩子在于家长缺乏规...

  • 有教养的孩子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有教养的孩子。如果一个小孩儿能在饭桌前安安静静坐着把饭吃好再自己把盘子收了、乘电梯的时候全程安静不...

  • 有教养的孩子

    一个孩子的言谈举止最能够反映其教养水平,而人际沟通和交往行为无疑是言谈举止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成年后的人...

  • 有教养的孩子

    进出小区大门,从一开始的门禁卡到现在的信息录入,刷身份证或刷脸才能进入。不得不说物业为业主的安全防护不懈努力,做的...

  • 读书清单:这样教子,才是好妈妈

    01、成功的教育就是培养有教养的孩子,再有能力而没有教养的孩子都是最大的遗憾,有教养的孩子是可以通过父母的努力得到...

  • 演艺圈模范夫妻12岁儿子外出绅士十足: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智慧的父母知道,教育孩子的根本,是教会他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有教养,才是孩子人生最好的起跑线。有教养的孩子,走到哪里...

  • 豆瓣8.5,这本书告诉我——教养即正义

    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一定是出自一个有教养的家庭和一对有教养的父母吗?渐渐发现,有教养的孩子,一定...

  • 孩子,你要学会说话

    所谓“言为心声”,一个孩子的说话方式,藏着他的教养与素质。 有教养的孩子说话礼貌得体,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没有教养...

  • 2019年5月10日亲子日记第301篇

    所谓“言为心声”,一个孩子的说话方式,藏着他的教养与素质。 有教养的孩子说话礼貌得体,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没有教养...

  • 孩子有教养的原因

    “你的孩子们多么有教养”,这些孩子好特殊,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天赋特质。但这就是冰洁这些孩子并非天生特别他们是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教养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xs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