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大学生活
倍速播放的生活方式,能给你带来开挂的人生吗?

倍速播放的生活方式,能给你带来开挂的人生吗?

作者: 灵姗 | 来源:发表于2017-07-19 16:07 被阅读170次

每天忙忙碌碌,却没有成效,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人生。

01 倍速播放的怪圈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生活陷入了倍速播放的恐惧中。事情最开始源于听各类音频,我发现,如果将音频1.5倍速播放,大大节省了时间,我就可以听更多音频了。

这种情绪迅速蔓延到工作与学习中,做事总想快点完成,好再去做下一件事,那时我想:如果我的生活也可以倍速播放该多好。

当我体会到倍速播放的快感后,我总还想让它更快,这样可以得到更多。但是,我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轻松了多少,学习也没起色,要听的课程仍然有很多,想看的视频还是看不完。


有一天上班晚上回去,地铁刚停稳,我就快步奔出去,和身边的很多人一样。大家蜂拥上了扶梯,恨不得抢出一分一秒。这时我听到身后有一个小朋友奶声奶气的问:“妈妈他们这是要去干嘛?”妈妈跟他说:他们着急回家呢。

我的脚步慢下来了,是啊,我这么着急,是要干嘛。电梯有人挡路烦躁不已,地铁挤不上去气急败环,排队等候满口抱怨。我们每天非常勤奋,忙忙碌碌,想让生活加速度,却陷入了这样的无限循环。

02 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总有人说:我读书特别快,每月阅读几百本书。曾经的我也是这样,两三个小时看完一本书,一年可以读上百本书。然而,过段时间我再去看读过的书目,竟已不记得,我究竟从这本书中得到了什么。

不知什么时候,读书,变成了快速划过全部纸张的完成成就感,而不是,这本书对我的生活工作有启发,对我理解某个领域有价值。

知识付费的时代到来之后,我们第一次看到充满干货的课程,逼格满满的宣传,于是我们疯狂买买买,学学学。买过很多课程,看过很多大神,听过很多干货,然而除了在听课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恍然大悟”的认同感外,过后大脑却依然很空。


看了很多鸡汤后,我们觉得,一定是我们学的还不够多,我们不够努力,不够高度自律。

于是,我们给自己设定目标:一天读50页书,一周学习十节微课。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急着快进视频,倍速播放音频。

但是,追求数量的结果,只是让我简单获得今天看了几节课程,听了几节音频的快感。真正对我的知识系统产生影响的,少之又少。

自己还是一样焦虑,生活照旧。

我们越是求快,越是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越是会掉入到“做得多,得到少”的境地。

网上最近盛传着一种概念,叫做“低水平勤奋”。用来形容学过很多课程,却仍没有进步的状况。一方面,明明很努力,学了很多也看了很多,另一方面,收获很少,思维与做事能力还原地踏步。

勤奋不一定成功,你只是看起来很勤奋的样子。

03 我们为什么陷入了这种怪圈?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

(1)大脑的锅

我们的大脑不喜欢延时满足,静下心来思考知识背后的逻辑,书籍背后的规律,带来的快感来的太慢了,不如我今天看完了一本500页的书,所带来的成就感多。

正如关于延迟满足的经典棉花糖实验中,小朋友控制不住自己吃糖一样,你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大脑去追求新鲜和刺激感。

我们希望快速把书读完获得新知识,因此不断前进去获得更多更多,取得更大的满足感。

(2)社会的浮躁

其实这并不怪你,这个社会都处于加速运转的浮躁状态。

成功学与鸡汤的理论在媒体的宣传下持续发酵,我们看到了很多:两年时间教你月薪3000到年入百万,7堂课从自媒体小白到爆款文案高手….在这个传播极快的年代,每个课程都在张开双臂告诉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只要一顿饭钱的投入买了这份课程就好。

现在的大部分在工作的人,最大的目标就是赚钱,赚很多的钱。钱成为这个社会上衡量成功与否的必要标准。我们懂得了一些知识,就想着能不能变现,看了几本书就感动了自己,觉得自己非常努力,学会一点技能,就想着多方面发展,成为斜杠青年。

这样只是在消耗自己现有的知识与能力,而你从中获得进步了吗?

04 慢就是快,应该怎么做?

让自己慢下来,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1)刻意练习

有意识的训练自己:做事情的时候慢下来,多思考,培养刻意思考的能力。

面对一个任务,不要上来就想应该怎么解决,这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心理表征。要先思考,我为什么做这项任务,我应该怎么去做?

根据思考的结果把学习的任务动作分解,进行精细化的练习。不断练习分解动作,足够熟练后将动作打通形成连贯动作,经过前期的慢后,你会越来越快。

例如如读书,不再要求自己每天读多少页书,而是对过程严格要求。在过程中,不仅仅记录书上的内容,而是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有知识进行网络状联系。

通过问自己问题的方式:

1.作者用什么思路解决这个问题?

2.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

3.还能把这个知识应用在什么领域?

(2)形成微习惯

如果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刻意练习,可以去培养自己的微习惯。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它实在是太微小了,小到不可能失败,所以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每天至少做1个俯卧撑,这成了他培养的第一个微习惯。两年后,他拥有了梦想中的体格。

将微习惯的方法引入进来,从小到不可能失败的行为开始,比如一天至少思考一个知识点。约定一个特定的时间,如晚上8点,对一天的生活进行思考,问问自己: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这个知识为什么重要?

它可以应用在什么领域?

从微习惯入手,你会发现事情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难。

很多人说,我还是做不到啊,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有尝试,也没有体会过慢下来带来的好处。

你之所以那么慢,是因为你从来没有真正慢过。

改变的真正来源于第一次肯于冒险,尝试用慢下来的方法获得了收益,大脑逐渐尝到甜头,你也获得了快感,逐渐就会“安心地慢下去”。

道理就那么简单:你从来不尝试慢,怎么知道它可以快呢?

写在最后:

现在已经尝试慢下来的好处,认真读一本书,慢下来的收获比过去读十本还要多。写文章也是这样,我不再追求一周几更的数量,而是每篇文章认真的推理思考,不断深挖底层。以后每篇文章,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或者是一个思维方式,让我们一起尝试慢下来。


我是灵姗,误入文科的工科女生,管理研究生在读,技术创新管理菜鸟研究者。末流二本逆袭211硕士,论文实习小达人,读书爱好者。

前路漫漫,与你分享走心文字,把每天过成想要的样子。喜欢我的话就关注我吧。

相关文章

  • 倍速播放的生活方式,能给你带来开挂的人生吗?

    每天忙忙碌碌,却没有成效,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人生。 01 倍速播放的怪圈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生活陷入了倍速播放的恐...

  • 开启你的高倍速开挂人生!

    周日冒着不舒服的风险,躺了一整个白天还是去赴约了行动派的《高倍速阅读法》分享会! 今晚的分享会真的很吸引!一万多的...

  • 倍速播放

    近几年来,各种视频、音频播放器都添加了倍速播放的功能,这给追求高效率的人带来了很大方便。倍速播放其实就是把输入的信...

  • 读《自律的人生更自由》后感

    给你自由,就要自律。自律的人生更自由,是哲学类的书籍。是值得让人一读,自律的人生像开挂一样。自律,给人带来了什么?...

  • 如何给你的人生开挂?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抱怨,为什么那些厉害的人们可以拥有更多的技能和更多的财富。很多人打心底里是不甘于平庸的。他们的心中...

  • 早起,就会有开挂的人生?

    有人说,早起,就会有开挂的人生,能致富,能发财。 早起,给人勤快的印象。但能不能发财,开挂,要看你做了什么。 如果...

  • 通过写作,能拥有开挂的人生吗

    从我开始在简书上写东西以来,得到了一些朋友的鼓励,也偶尔会收到陌生人的私信,告诉我加油,说坚持下去,指不定哪天就火...

  • 当“二倍速”追剧成常态 如何静享慢下来的时光

    不知从何时起,“二倍速追剧”在年轻人中间悄然流行起来。所谓的“倍速”就是能够改变播放的速率。1小时的剧,在开二倍速...

  • 2020-07-23

    iOS 支持音视频倍速播放 基于使用ffmpeg+AudioUnit+OpenGL的一个视频播放器实现倍速播放功能...

  • 我的互加之旅(31)

    黎献清老师的开挂人生 关于我的开挂人生,我并不懂什么叫做开挂,所以特意上网去查清楚,为什么同事会说我的人生是开挂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倍速播放的生活方式,能给你带来开挂的人生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zc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