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人生就是从出生到死亡的历程。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本可以长寿但妄为把自己置于死地的人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因为他们过分地追求奉养自己以求生。听说善于养生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兕、虎,在战场上不会被兵器所伤。兕的角无处可用,虎的爪也沒了用处,兵器上的刃也用不上。为什么?因为他不把自己置于死地。
有人长寿,有人命短。那些夭折早亡之人,大多有两类,一类是因为不珍惜生命,行动不慎,进入了“死地”,一类是因为过于珍惜生命,反而适得其反,妨碍了生命。只有践行清静无为、任性自然的养生之道才能生存长久。
这章讲“摄生”保全生命的道理。生和死是很沉重的话题,有出生就会有死亡。我们如何才能使生命尽可能长久呢?在老子看来,一个人的嗜欲太重,就会快速地走向灭亡。一个人敛欲守静以心合道,他就能够长寿。
人之所以短命,是因为贪欲太多,违背了生命的自然性。这是天命,我们无法延长自己的寿命,只能坦然地面对它。所以老子认为,善于养生的人,必定少私寡欲,过着一种清静质朴、纯真自然的生活。任何人为的干预(如炼丹服药),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人都有思想意识,正是有了思想意识,才使得人摆脱了蒙昧,逐渐变得聪慧起来,从而进入了文明时代。然而,人类变聪明以后,便滋生出了私欲之心和分别之心,这些都是人类痛苦和烦恼的根源。比如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比别人强。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与期盼中的情形是相反的:人家有别墅,自己却没有;人家有姣好的容貌,自己却没有;人家有华丽舒适的衣服,自己却没有……思来想去,总觉得生活对自己不公平。这样一来,郁闷的情绪就挥之不去,时间长了还会损害自己的身体,这对养身极为不利。
天生万物,有朝夕而亡的,有千年而不朽的。人生在世,有长命百岁的,有夭折早逝的。长生长寿是所有人的愿望,即使那些一生修道者也不能完全漠视死亡。人不能因为外欲而忘记了自己身体的安危,也不能太过关注生命,而导致过犹不及。所以说保持清淡、宁静、顺其自然最好。老子生逢春秋乱世,在当时战乱纷纷,统治者为了私欲而肆起干戈,他们自己锦衣玉食、纵欲奢靡,而百姓却处于战火之中,兵戈之下。这正是老子所说的危害生命的两个极端。因此他主张不要发动战争,也不要奢侈无度,而是清静无为、恪守“道”的原则,不妄为,不伤害别人,他希望人们能够做到少私寡欲,清静质朴、纯任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