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里穿长袖长裤,袖笼裤腿闷得出汗,直觉得热不过,穿短衣短裤露胳膊露腿也嫌多。到了十二月天气,除了长衣长裤,保暖内衣还不算,还加上毛衣羽绒服,穿上这么些,也还是冷。一出门,寒噤噤的风吹来,感到是这样单薄。听说,在东北,冬天零下二三十度,还有人砸开河冰下去游泳,想想那个冻,牙齿打颤,简直不可思议。
来小城十余年,好似今年的冬天比往年要冷呢,一点也不逊于家乡。我想,越来越怕冷了吗?想起二十多岁时的某个寒冬,还到河里捡石子。手指冻得乌红,也不觉得怎样。现在,脖子露出来,凉凉的,都感到不好受。脚凉,不得不换上新鞋穿。腿还是冷,膝盖到大腿段有点难禁。不知哪里有毛裤卖?以前冬天也就穿这样了,还好意思加衣服吗?不然,要穿多少衣服算数呢。得抗一抗,心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1cbef40864ef4339.jpg)
上班和不上班完全是两样的。好像因为有了不上班的生活才使得自己有勇气面对上班。
不上班的生活,指的是下班时间。回到宿舍,先得冲凉,应该说是洗个热水澡。然后躺床上看手机。
刷视频消谴。能放松,但事后总感到时间白白耗费了。刷视频是短暂的满足。做不到延时满足,是饮鸩止渴。
也有收获。有些视频拍得好。像费玉清模仿口才确实令人开怀一笑。拍得好的,是那种让你看到一种新的生活,激发一种向往的力量。之前,初看唐艺,觉得她很美。精致。隔了一段时间看,她嘶吼的样子,就感到有点变形,把原有的美的印象给砸破了,生出俗气来。近日看到一女子唱陕北民歌,站在黄土高坡上,那腔调,旷世穿越,加上那脸蛋模样,确实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是真实的人啊。牙齿洁白,整齐,气质脱俗。荒凉的黄土高坡也能生出这样赛江南的女子?很奇妙。让我想起渭南的Juan。从此肯相信有米脂的婆姨。可我想,隔一段时间,也会像唐艺变形,不再喜欢吧。喜新厌旧,好像不太愿意承认。陈世美总叫人可恨。可是,事实上这难道不是人性的一种存在吗?也不完全是这样浅薄。自认识邓丽君以来,一直喜欢她,不曾变过。举手投足,可爱极了。岂一个美字了得!她随便往那里一站,她无论走在什么地方,那个地方就有了别样的风景,叫人一目难忘,成为永远。是啊,我就是这么喜爱邓丽君呀!可不像是见着苍井空张雨绮,想着的是和她上床。邓丽君只让人产生想爱护的情愫。
听音乐比刷视频好。胡琴,古筝,笛箫,我都很爱听!曾经希望自己能会一种乐器。Juan说,搞音乐是需要音乐细胞的。我没有音乐细胞吗?缘何也很喜欢音乐呢。
听音乐的感受有时是无法形容的。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一种享受,这种享受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我喜欢这样的生活。给人一种空灵,幽渺,高远,脱俗,超世,成仙的意境和感受。不仅能消烦去忧,还让人思想胸怀因为接受了它的按摩变得大方气派起来。碌碌无为,平庸琐碎,蝇营狗苟的人生,都不如这一刻来得愉快实用。
个人认为,音乐对人只有益,而无害。还喜欢听佛教音乐。喜欢听藏歌。近日,听降央卓玛的《那一天》,腔调一出,鼻酸眼热,直想哭。为何想哭?不知道,我说不清。还有,看到红楼画面,想起红楼种种,也想哭。或许,是想好好哭一场吧。
音乐让人想象,想起前尘往事,一幕幕一瞬瞬,碎片纷飞。一间屋里,没有打扰,环境安静,闭上眼睛,不用开灯,越漆黑越好,打开音乐,随弦乐幻化。身体先是变重,随之下沉,下沉,落实后,又变轻,变轻,不像躺在床上,而是飘浮在大地上。或许,再点一盘香。香烟飘渺,与弦乐一起舞蹈。只是没有这样尝试听过。
读书,在傍晚时分。一本《随想录》翻了好些天,随手翻到那页那篇就读那里,都可以,不是小说,不妨碍。文字朴素,什么叫朴素?少生僻字。有些作者喜欢用些奇怪的字词,一般人不认得,放在文章中,好似很好。我不喜欢,也不觉得好。干嘛呢,用平常化的语言能表达,硬要把古董僵尸拉出来,显得自己有学问?还有,读起来朗朗娓娓,像坐在对面聊天谈话,亲切,不拘泥。让人愉快轻松,接近眼前的生活。很喜欢。
一次读两三篇,恰趁泡脚的时候读。
脚放在一桶热水里,暖流慢行全身。舒服!坐在椅上捧读两三篇,挺好。因为不是早晨,早晨精神好,可以躺读。晚上傍晚不宜躺读。一个是光线不好,主要是容易发困。
泡脚确实舒服,这还在其次,总觉得对身体好,有益健康。感觉整个周身血脉都打通,运行畅通无阻,上下舒泰。泡后,脚上好像生着一团热量,温和,温暖,让人感到幸福。
冬天宜多泡脚。健康的生活,泡脚应算是其中一种。如果每行一事,都像泡脚一样有益健康,生活人生也会是健康的。精神好,健康,这是一切的根本。
读书,听音乐,泡脚,是一种奢侈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