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时候,我们不是相信得错了,而是相信得不够

有时候,我们不是相信得错了,而是相信得不够

作者: 双鱼座的林涛 | 来源:发表于2018-09-19 16:21 被阅读87次
夜深了图书馆依然灯火通明

高三生活悄然过去几周了,第一次月考刚刚结束,今天家长们就都知道自家孩子的各科成绩了。周六的家长会,将还会悄悄地拿到各科和总分班排年排的小纸条。家长们又开始焦虑起来,或者说,比平时更加焦虑。

能不能不闻不问,淡然处之呢?

中国式亲子关系里,彻底交付信任真的很难。

《屋顶上的告白》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高中男生大喊可不可以不吃鸡蛋了?妈妈说,不可以。

这是关心吗?我觉得这是不信任,尽管孩子都上高中了,却依然不信任孩子可以自己选择食物,有基本的本能去获取足够的营养。

不信任超过边界就是控制。

“你那么矮,天生不是打篮球的料,你别做梦了。”

“你表达能力那么差,根本不适合学文科。”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不听我的,吃亏在眼前。”

“哎,你别洗碗了,你就没洗干净过,还得我重洗。”

这些话耳熟吗?这些话有统一的潜台词——

我说你很棒只是敷衍你,其实我打心眼里不信任你。

多少孩子的未来,就被这样一句句“无心之言”打败。

我常常在想,发自内心地信任孩子,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传记电影,它回答了这个问题,并深深震撼了我。

1

如果你的孩子为原生家庭的贫困而自卑,你是放低自己去共情,还是拼命掩饰自己的心虚,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他指责?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巴西贫民窟孩子迪科的成长故事。

他出身贫穷,父亲是医院厕所的清洁工,母亲是富家子弟厨房里的帮佣,没有合体的衣服,没有能穿的鞋子……

嗯,总之就是穷到底了。

即便这样,他居然还有一个足球梦,他说,爸爸,我要为巴西赢得一块奥运金牌。

一堆身着华服的富家子弟,把他当作小丑一样取笑、奚落,仿佛他的梦想就是全世界最大的笑话。

因为没有真正的足球,他和朋友们把袜子塞成足球的样子;

因为没有钱买鞋,他们被嘲笑为“光脚小分队”。

如果说,贫穷的土壤会滋生出自卑的种子,那么无处不在的质疑和嘲笑,会不会足以让一个孩子卑微到尘埃里?

迪科曾经几度沮丧,想要放弃,想要脱逃。

在他每次迷茫到快要崩溃的时候,他父亲告诉他:“你必须接受真实的自己,不能为自己感到羞耻。

我也曾思索,需要内心多强大才能不惧这漫天的质疑和羞辱?

后来我明白了,那些羞辱之所以痛,是因为它戳中了我们。

而根源,就来自于对自己的不接纳,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比起外界的质疑和羞辱,对自我的不接纳和否定才是彻底消灭一个人的毒药。

2

如果孩子不仅有外界的阻力,还有内心的牢笼,你有没有能力帮助他?

打击总是接二连三,对一个孩子而言,最残酷的莫过于,眼看着旧时玩伴,下一秒在身边死去。

年幼的迪科哭着跟妈妈说:“如果不是我提议买鞋,他就不会死。”

愧疚、痛心、悔恨……所有的不安和自责都折磨着他,迪科认命,决定放弃足球。

父亲知道儿子对足球的热爱,只是无法走出自己内心的牢笼。

眼看迪科失落到谷底,他没有指责儿子,也不强逼儿子坚强,而是尽自己所能给他陪伴。

在休息的间隙,他用芒果代替足球,做起了颠球、投球等各式的花样动作……他告诉迪科:“不要急于求成,好好享受这个过程,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很多时候,困难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孩子们的内心。

帮孩子走出牢笼的方法,不是棍棒,而是耐心。

在一个少年最为失意落寞之时,在他决定放弃自我沉沦放逐之时,可以拯救他的,是父母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爱与支持。

在阶级固化的今天,孩子的安全网,只是父母的钱和地位吗?

不,好的父母,就像定海神针一样,用耐心和等待,为孩子托底。

3

可是如果你知道这条路充满泥泞,孩子也许会头破血流,你是否还有勇气支持他/她?

电影中,母亲虽爱迪科,但一开始并不认可他的足球梦想。

因为迪科的父亲,就是被这个梦想毁掉了后半生,也使全家陷入贫穷。

作为一个母亲,如果我已经预知,这条路充满了泥泞,孩子很可能摔得头破血流,我是否还会让孩子重蹈覆辙?

不难作出判断,答案是否定的。

我的一位医生朋友,也曾说:“决不让儿子学医,因为做医生太苦了。每天熬夜做手术,还要承担随时被病人大骂的风险。”

我问他,假若儿子执意喜欢呢?他低头,沉默不语。

但影片中,母亲在百般纠结后,给出了答案:尊重孩子的选择。

电影中有一幕,迪科拼尽全力进入世界杯,临门一脚,膝盖受伤,几乎前功尽弃。

他万念俱灰,打电话给妈妈,说:“妈妈我错了,我该听你的话,好好念书。”

从未支持他踢球的妈妈,流着泪,坚定地告诉儿子:“这个决定是我和你爸爸一起做的,而且是正确的,我们永远爱你。”

4

你一定猜出来了,这部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讲述的就是球王贝利真实的人生。

贝利,被全球人民普遍视为现代足球历史最佳球员。贝利职业生涯共出场1366次,进1283球 ,这一数字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8世预赛南美区,球迷们高举映着贝利的手幅 / 视觉中国

他是从贫民窟走出的奇迹,但我没想到,他一生都在遭遇质疑——

来自富家子弟的(对立阶层),来自教练的(权威力量),来自内心的(童年阴影)……

1958年世界杯,巴西桑巴足球被总统禁止使用,因为“不符合现代欧洲精神,也被认为导致1950年的大失败”,但那是贝利最擅长的。

桑巴足球,就是贝利在贫民窟时,在街头巷尾上演的一幕幕“不准落地”的街头玩法儿。

教练对这种民间打法嗤之以鼻

贝利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只有他的父亲告诉他:“就算全世界与你为敌,你也不要受到干扰。巴西足球是快乐的,你要全身心去享受这个时刻。”

就连“贝利”这个名字,都是富家子弟嘲讽他发音不标准而为他取的外号。

但他的父亲告诉他:“所有人都在喊你的名字,我不觉得耻辱,我觉得贝利时代来了。

看到这里,我真的流下热泪。

非常非常信任自己的孩子,究竟是一种什么体验?

就是坚定地站在他这边,在不触犯法律和违背道德的基础上,就算他被大众质疑,你依然可以跟他共情。

就是相信他的命运,一定是好的命运,而你只需要陪伴他,走向这个命运,享受它。

有人说,《传奇的诞生》是一部剧情片,但我觉得,它是一部励志片,也是一部亲子影片。

它让我们不断审视,一路走来,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所得所失,也提醒我们不断反思,和孩子的相处中,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所谓信任,其实不仅是对孩子,也是对我们自己,而真正的信任,是一种专注的心流。

“有时候,我们不是相信得错了,而是相信得不够。”

相关文章

  • 有时候,我们不是相信得错了,而是相信得不够

    高三生活悄然过去几周了,第一次月考刚刚结束,今天家长们就都知道自家孩子的各科成绩了。周六的家长会,将还会悄悄地拿到...

  • 有一种病,叫考后焦虑症

    昨天写的(1),取个题目的话,就是《有时候,我们不是相信得错了,而是相信得不够》。 昨晚微信家长群,贴出一张截图。...

  • 【育儿育己】第405天

    有时, 我们不是相信错了, 而是相信得不够。 孩子身上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当他最为失意沮丧的时侯,恰恰是他最需要爱与...

  • 成功是熬出来的

    有时候,我们不是成功得太慢,而是放弃得太快。 很多人不成功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过于聪明了。 有人说:"能成功的人...

  • 成功是熬出来的

    有时候,我们不是成功得太慢,而是放弃得太快。 很多人不成功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过于聪明了。 有人说:"能成功的人...

  • 不是我错了,而是不够努力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压力特别大,非常后悔之前没有努力。然后开始不断地努力。出了月子就开始考初级会计,每天4,5个小时,...

  • 自律力/早起者

    有时候,不是我们不用心,更不是努力不够,而是没有考虑到对方的真实需求,把劲儿用错了方向,最终做了无用功。 看看自己...

  • 每早恩语

    最大的神迹不是绝症得医治,而是因信得称义; 最大的智慧不是博士与教授,而是认识至圣者; 最大的平安不是事事都如意,...

  • 一辈子很短,请为自己而活

    有时候, 不是你不够好, 而是没有遇见对的人。 有时候, 不是生活不够好, 而是你想要的没得到。 有时候, 不是感...

  • 有时候不是不够爱,而是能力不够

    和她分手一年了, 艰难的走过了失恋的阴影。 但一年的时间过去了, 依然忘不了她,还是会想起她。 当初,为了她, 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时候,我们不是相信得错了,而是相信得不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bi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