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抱住棒棒的自己》
👨🏻 作者: 徐慢慢
☕️ 介绍: 《抱住棒棒的自己》内容是热门漫画初集结的一本书。从情绪管理、个人成长、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四大热门话题出发,以漫画形式重现真实生活困境,用心理学的科学眼光剖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在读阳明心学的时候,给我莫大启发,实际上,我也是按照,心即理,知行合一的原则去看待自己。不知道是不是训练不够,拖延症依然强大,后来我对自己很多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发现,我能给予自己动力,而不是源源不断的坠落。后来接触积极心理学,再到这本书。在看古老中国经典哲学的同时,我希望能多看看类似主题的书,学习细节心态的处理。为此记录下在这本书体会到的思考。不妥之处,请指教。
带着问题活着
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新的尝试:试着放下对“解决问题”这件事的执念。
这会让我们减少因“执念”而产生的负面情绪,让我们有更平和坦然的心态,也就让我们更能看到问题的本质。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写道:“所谓人生,就是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
在这样的人生里,我们接题、解题,或许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总会有无力的时候。在这些时候,就给问题多点时间,给自己多些接纳吧。不妨带着觉察,和问题相处,也许我们会有新的思考,也许问题会有新的变化。这些思考和变化,最终会转化为“成长”二字。
❤️ 笔记:我发现,很多讨好型人格,都会过度要求自己,成全别人。我们这个集体,也在告诉我们要多做为人服务的行为。这样对吗?我想,大家也知道,这是对的,但是我们也常常忘了前提,就是在不损害自己身心这个条件。也就是说要保护自己的前提。
像过度加班996,很多和老板过招,都会显得自己如此卑微。时间一久,会发现我们身体亮红灯,人格精神遭到压抑。
我们对自己如此严格,来源于,我们太过看中结果,看中外界。我们不享受过程,我们讨厌问题一直存在的过程。
即使,在我们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我们习惯,有个外界评价引进来。我们害怕,自己的问题存在,被外界评价否定。否定下去之后,我们有了消极的感觉。
这种感觉,阻碍我们行动,阻碍我们坚持。
之前,我也常常在计划一件事情之后,稍微做的不好,或者出现中断,就会特别苛责自己。比如计划5点起床,第二天可能晚了一点,就会觉得有点不好。有时候,如果真的5点起床,就觉得理所当然。所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生活容易出现负面能量,在负面情绪产生之前。
后来,我刻意觉察这种苛责自己的情况。有苛责,就无条件的鼓励自己。看事情,正反面都看。慢慢的,生活变得不那么痛苦。虽然这种觉察,不知不觉中就没有刻意去做了。总体,还是有改善的。
觉察自己负面情绪,还是特别重要的。这种不允许自己带问题生活的执念,是自己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之一。而负面情绪,长期存在甚至有时候短期存在,是阻碍我们无痛坚持的原因。当然,也要允许负面情绪产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