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做自己的CEO
站在“真自由”的起点上

站在“真自由”的起点上

作者: 易查理 | 来源:发表于2017-08-09 22:00 被阅读74次

    7月15日分身术训练营开营,8月9日提交真自由训练营结营作业。在这25天里,我认识到三件事:觉察、积极主动、自律。

    一、觉察

    1、受到外界刺激时,趋利避害的“小我”会做出以下回应:

    ----说自我强化、推卸责任、逃避现实、简化思考、自我放弃的言语。

    (我做不到。。。;都怪。。。; 要是。。。;不就是。。。;我就是。。。)

    ----产生愤怒 、失望、担心、恐惧、痛苦、怨恨的情绪

    ----激起绝对要求、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的念头

    当小我产生以上回应时,我能觉察到吗?我能够做到口吐莲花、静观其变、念起即觉吗?我能做出主动选择吗?

    2、从系统角度来看:

    1)不能做到主动选择的系统

    输入端:外界刺激

    系统:自发地满足”小我“需求

    输出端:消极主动

    2)能够做到主动选择的系统

    输入端:外界刺激

    系统:觉察小我、主动做出选择

    输出端:积极主动

    觉察能力是实现积极主动的第一步。

    3、案例:

    平时Lisa哭闹时,Wendy有时候会失去耐心。

    以前我在旁边看到的时候,总是会评论一下,”孩子哭一定是有原因的“、”咱不是商量过不发脾气了吗?“、”你至于发这么大火吗?“。

    现在我在旁边看到的时候,绝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做到闭口。虽然内心痒痒的,不过再转念,”这是她在这个时刻做出的最佳选择“、”天天在家带孩子,会有些烦躁;孩子又这么粘她,难免会发些小脾气“,就释然了。一般情况下,她也都能自省。

    在上周的短期自律表中,我是这么填的:

    我的案例

    上周日晚上到家,Lisa又莫名哭闹了,Wendy又失去耐心了。我看这是一个”采取行动“的机会,于是我打开手机录音,突然发现很难操作。于是我灵机一动,把它记录了下来。

    具体记录如下:

    墨墨,你是会说话的孩子,你哭什么呢?

    咱有话好好说,能不能,能不能?

    你给妈妈哭,妈妈给谁哭呢?

    你给妈妈说,你今天哭什么呢?那好好的,为什么下车了就突然哭了呢!

    你应该照顾妈妈呀!能气妈妈吗?哎呀!(重重的叹息声)

    墨墨,你一哭,妈妈的心情糟透了!

    你说,你刚才哭什么呢?关键是没有道理呀!

    现在爸爸在,你说说,你刚才为什么哭?你是会讲话的孩子!

    然后,我要怎么传递给Wendy呢?直接发给她,感觉太简单,解决不了问题。我得寻找一个机会。靠在床上给Lisa读绘本的时候,妈妈进入卧室了。我说,“Lisa,咱们一起来听一听妈妈说过的话。”于是我以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演绎了一下,Wendy听完之后,反倒很开心,同时我又顺便把自己的建议给了她。

    这个方式,虽然不能保证Wendy一定不再对孩子发脾气了;但至少,在她想要发脾气时,就会想起这段话,想起这个场景。

    从学会觉察,到直面现实采取行动,我一步一步地走着。

    二、积极主动

    1、什么是积极主动?

    概念:主动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解释系统和生存环境,这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价值:积极主动是成长的前提和保障,它适用于各个时空,应用于每一次决策。

    本质:打破习惯性防卫,从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主动作出选择;事情触发时,主动启动理性认知和思考系统,作出适合自己长短期综合利益的抉择。

    2、积极主动的系统

    输入端:事情触发

    系统:主动启动理性认知和思考系统

    输出端:适合自己长短期综合利益的抉择

    3、案例

    这个是我下一步要改变的一个不良习惯。

    我会在睡前、早起后、上班前、上班的间隙、午餐时、走路时,看一会儿虎扑网,了解NBA和火箭队的动态。

    关注NBA,从10年前就开始了;参加第2份工作时,上网比较方便,就天天登录搜狐网站关注NBA;3年前,开始通过虎扑关注NBA。有时候,上班时间浏览网站,甚至偷偷看比赛,都有过。

    我深深地觉得我在关注NBA方面投入精力,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为。

    我来填一张自己默写的自律表吧!

    直面现实:我的期待是自己不再过多关注NBA,现实是我总是忍不住看虎扑。于是我有时羞愧,有时焦虑,有时自责。

    承认责任:我是一个走向真自由的人;我行事的标准是推迟小我满足,做出理性决策,做高概率正确的事情。我要采取的行动是每天减少关注NBA的时间,最多15分钟;我要建立一个触发器机制,一想要看虎扑新闻,就想到我不带手机进洗手间的成功自律事件。

    承诺改变:我承诺在明天和后天能够做到每天只在中午午餐后看15分钟的虎扑新闻。

    采取行动:第一步--建立触发机制;第二步--明天只在中午午餐后看15分钟的虎扑;第三步--如果我明天做到了,就在“干丫的”小组得瑟一下。

    三、自律

    1、自律

    定义:

    自律是一种有意识的、尊重现实的、承担成长责任的、把痛苦转化为快乐的能力。

    三个核心要素:

    1)推迟满足感就是要重排痛苦和快乐的顺序

    --当个人进入成长区或升级区的时候,趋利避害的“小我”就急需得到表达与满足,从而得到暂时的快乐;当情绪得到表达的时候,能量就被消耗一大半了,陷入”内耗“而不能自拔。

    --如果能够推迟“小我”的满足感,先痛苦一点点,就会有足够的能量让自己进入“理性我”状态,得到真正的快乐。

    2)尊重事实就是要缩小现实和期待的差距

    --情绪=期待-现实。当期待超出现实时,就会产生情绪。

    --当自己的现状与自己的期待有差距时,就会产生失落、沮丧和焦虑的情绪。当自己的现状与别人对自己的期待有差距时,就会产生羞愧的情绪。当他人的表现与自己对他人的期待有差距时,就会产生失望和生气的情绪。

    --当自己的现状超出自己的期待时,就会产生快乐自足的情绪。当自己的现状超出别人对自己的期待时,就会产生自豪或傲慢的情绪。当他人的表现超出自己对他人的期待时,就会产生羡慕或嫉妒的情绪。

    --当出现情绪时,意味着期待与现实不匹配了。如果不调整期待或者投入更多,就会一直陷入不匹配的内耗之中,不能自拔。

    3)承担责任就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承担责任就是要直面现实、承认责任、承诺改变、采取行动。

    --直面现实就是要正视现实和期待的差距,把问题和情绪分开。

    --承认责任就是澄清身份、设定标准、落实行动。身份澄清是前提,只有确认了身份,才能设定与之匹配的标准;身份越低级,标准就越低;身份越模糊,标准越设定不出来。要保证行动能够落实,必须标注关键资源,结合RSQC调整期待,使用触发机制策略或微习惯策略。

    --要承诺1-2天的改变,否则遇到麻烦就会随便归因。把改变咒语作为改变的信念:我看见了你的改变,改变不需要很大,但要一直改变。

    --一个能够推迟满足感、尊重事实、承担责任的人才能获得真自由,才是真正的人。

    2、自律系统

    输入端:现实与期待有差距

    系统:推迟满足感、尊重事实、承担责任

    输出端:一个真正的人

    3、案例

    我一直有蹲在马桶上看手机的习惯,Wendy说过我好多次;之前由于这个间接导致早上上班迟到,使用WOOP模型,做到了没过一周,就又恢复原样了。

    在上周的短期自律表中,我是这么填的:

    我的案例

    从上周五开始,到今天已经有6天了,每当我去洗手间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张表,于是我就把手机放在桌子上,然后坦荡荡进入洗手间;为什么坦荡荡呢?以前拿着手机进入洗手间的时候,脑中都是手机里的信息,昏沉沉进,腿麻麻出,当然不坦荡荡了。

    四、同侪力量

    1、“干丫的”小组

    谢谢小组成员2位姐姐,鼎力支持我,更重要的是给我提供了很多力量。

    梁秀平姐姐坚信“有产出的教育,才有意义”,每天都会结合课程内容发出作品声音

    涂小鸦姐姐的”在关键时刻慢下来“的心理标准给我带来认知冲击,有种被碾压的感觉,梳理如下:

    1)一想到概念 就要想到概念是对事物边界和内涵的界定。

    在交流时,当我提到任何一个名词时,小鸦都会问我,什么是什么?正是因为我对概念的不理解,所以才会滥用名词,同时增加了沟通成本。

    2)一想到高效思考 就要想到模型和框架。

    我的反思方式是一种低效思考活动,小鸦给我提供了高标准的反思模板。

    3)一看到组块 就要想到他们能否联系在一起形成结构。

    当她问到我的第2题的回答是否对第1题的问题有帮助时,我就懵了。

    4)一看到解决方案 就要想到这个方案是否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我使用”爱自己“APP记录来标记自己是否处于学习区和舒适区,这个记录其实只是一个时间消费记录,并不是价值积累记录。

    我在投放这个方案的时候,心中有所质疑,这个能代表价值时间吗?可是“求快”的惯性思维,我还是没有“想清楚”就投放了。

    她的这篇真自由的践行记录,把所有人都”炸蒙“了。

    2、往期作品

    阅读路小翠《一个关于自由训练营对我影响和改变》,震撼!震撼!

    1)这篇文章的逻辑结构好清晰,包括导言、提纲、正文,每个主题下面又细分为小论点。

    2)其中”2.1 受益最大的训练案例“这部分内容,是自律的自律,把”真自由“写进了自己的解释系统里,随时调取。

    3)跳出课程本身,对2个训练营课程和俱乐部的运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个身份定位,太高级了。

    4)学习一个课程复盘的套路:课程回顾、收获和感受、打卡作业、我的建议、下一步行动。

    五、回顾总结

    1、对标当“真自由”遇上“PORT”

    参加训练营的目的:

    验证2个假设

    (1)通过积极主动、刻意练习、作品声音和本质导向,我能够成为第8期“做自己的CEO”的学员。

    (2)通过积极主动、同侪力量、利他主义,我能够与“干丫的”小组共同参与真自由训练营课程,并完成作业。

    现实情况:

    假设(1):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吧!

    --填写“短期自律提升表”8次,前3张表填写得懵懵懂懂,不清楚也没有慢下来;第4-6张结合@围棋老师的应用指南,才找到一些方向;最后2张再结合课程内容,就清晰明朗起来。

    --按照指定的标准,完成了4次真自由课程的幕布笔记,这些记录形成“卡片”,在知识调取时特别方便,有点大脑“外包”的感觉。

    假设(2):

    本次训练营共6次作业,小组基本完成;有2次没有按时提交、自律表提交数量不够;组织4次课程讨论、1次临时讨论,参与1次共同讨论。

    小组三位成员共同的作品,请点击。

    结合期待和现实,我给自己打7.5分。

    2、结营感悟

    真自由训练营马上就要结束了,然而“真自由”之路才刚刚开始,这是刻意训练之路,这是微习惯养成之路,这是伴随触发器之路,这是公众承诺之路,这是一条通往成长之路。

    自己只上榜一次,能否成为CEO的学员,心中着实忐忑。

    如果我未能入围,说明我还配不上;那就找到现实和期待的差距,使用RSQC持续做吧!

    如果我有幸入围,说明我勉强配得上;那就投入其中,高速开启真自由之路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站在“真自由”的起点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cf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