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喜欢“意公子”吗?她以独到的视角,风趣幽默的口吻阐述着我们普通人很少了解的“艺术”,于是我着了迷似的喜欢上这个素净的绿衣女子。
刚开始翻她的《大话中国艺术史》。这本书从原始社会就有的陶器开始介绍,然后到玉器、青铜器、书法、山水画、笔工画等,时间跨越了从古代到近代多个朝代和时期,可谓一眼万年看我央央华夏璀璨的艺术发展。
意公子说“中国艺术史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人”它好像离我们很远,因为我们只能隔着博物管的玻璃展柜与它两两相望。我们隔着千百年的时空,简单地通过标签上的介绍对话,但它的许许多多故事,我们是沒办法通过挖地三尺找到答案的。
意公子把中国艺术史喻为一个“人”一生的几个时期“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三十而立和四十不惑,直到暮年……”
厚厚的一本书,语言生动有趣却让人看了还想多看下去。我因为游离在三个孩子的琐事当中,越来越难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加上读书很慢,中午抽一点饭后时间看完了两章。前面第一章《原始艺术》介绍的是陶器和玉器。
意公子说“艺术的开始,是一场意外”她将这个时期称为“好奇与恐惧并存的婴儿期”。
一切的开始,是为了怎么吃饱穿暖活下来,直到有一天我们的先民通过各种努力迎来了粮食满仓。正为如何储存粮食而烦恼的他们,在一场意外的大雨后进行烧烤,在这次烤食物的过程中有人意外发现了被火烤过后变硬的黏土。这一发现,又让人灵机一动把泥土捏成容器再将它烤一烤——这就是陶器的诞生。
陶器的诞生满足了先民们的储物需求,在不用为饱一顿饥一顿的日子犯愁的条件下,先民开始了“玩泥巴”的日常,他们偶然发现可以在陶器上刻画标记,后来有了图腾,再后来人们开始懂得了追求审美——于是造型繁复、多姿多彩的艺术品诞生了。
有了陶器以后,我们的先民的生活提升了一个新台阶。而在这之后,他们又意外地拾到了色彩鲜艳的石头,经过打磨抛光还会透出别样的光泽——这就是玉(石)的发现。
早在新时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一整套加工玉石的技术。原始先民为什么会花大量心思在这些“石头”上,做出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动物等等?
在那个根本无法用科学思维解释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时代,先民又得靠天吃饭,他们认为硬度大且散发着光泽的玉(石),吸取了日月精华,是与上天神灵沟通的最佳对象,于是用它来祭祀神明乞求风调雨顺,才能获得好收成。也因为玉在先民的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精神寄托,才让这无形的力量催生着艺术开出了一朵朵别样的花。
怎样,在我这蜗牛慢读的简介下,是不是也有一睹为快的冲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