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梦楼缘缘堂
读了大半年《论语》,还剩下两篇就读完。但只是粗略地读一遍,就能完全读懂吗?肯定不能。读不懂就是不会读书吗?肯定不是。
虽然我们从上小学就开始在读书,但谁也不能说自己会读书。很多人都会遇到同样的读书问题:信誓旦旦地要读一本书,结果一个月过去了,这本书还只读了几十页。每次翻开书签所在的那一页,正准备读,却又发现记不住前面的了。于是又回到前面重新读。如此反复,一年下来读不了几本书。但同时,这个世界的变化却又是日新月异。我们读书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世界的变化,那这样读书又有何益处呢?
在《书读完了》这本书中,金克木老先生说:“原有的文化和书籍应当是前进中脚下的车轮而不是背上的包袱。读书应当是乐事而不是苦事。求学不应当总是补课和应考。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应当是在时代洪流的中间和前头主动前进而不应当是跟在后面追。”
我很赞同金老先生的说法,我们大多数人畏惧读书,不就是把读书当做包袱了吗?儿童读书不就是为了追求分数和升学吗?如果是这样读书,那我们只是读书的门外汉。
现在看似有更多的学生愿意读书了,但去看他们读的书,无非都是“语文新课标指定书目”。这些书都纳入了考试范围,能不读吗?于是大多数学生又是抱着考试的目的去读书。但往往读书的目的会决定读书的结果。把读书当做应付考试,这是一种被动阅读。远远达不到金克木先生提倡的“谈论读书”法的效果。把作者当做朋友共同谈论的读法是一种主动阅读,我们会提问、思考、解答、感悟。这样去读,才能读懂一本书,甚至会读出书本以外的东西。
再来说说一本书读很久读不完,怎么办?金克木老先生用九方皋相马举例,九方皋把黑色的公马说成是黄色的母马,遭到了众人的嘲笑。但终归他找到的是一匹千里马。这就是“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一本书里可以有无数内容,有各种层次的思想,那就只能娶我所需,见我所见,择期一端,不及其余。以《论语》举例,如果看一遍就要求全部读懂,这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在读之前就要明确目的,我读这本书就是为了熟悉孔子的语言风格以及了解他的教育思想。读书目的决定读书结果,现在我知道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这体现在他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不同。真正的好书和经典是需要我们一读再读的,所以每一次读设定一个目标,这样才能真正从书籍中收获好的想法,以及更多的知识。
真正会读书的人不是只知道读书的“两脚书橱”。
金克木先生说:“我读过的书远没有我听过的话多,因此我以为我的一点知识还是从听人讲话来得多。其实读书也可以说是听古人、外国人、见不到面或见面而听不到他讲课的人的话。反过来,听话也可以说是一种读书。也许这可以叫做‘读人’。”
我们来到远川一起学习,看大家分享的思想文字,这也是在“读人”。
金老先生还说:“我听过的话还没有我见过的东西多。我从那些东西也学了不少。可以说那也是书吧,也许这可以叫做‘读物’。”
除了读人,还有读物。这是我从未接触到的学习方法。现在想来,也的确如此。例如我们能从《清明上河图》中读出宋代百姓的生活面貌,这也是一种学习。
你真的会读书吗?就看读书后的效果。读书后欢喜赞叹是正效率,读书后愁眉苦脸是负效率,读书后还能自己想出什么来,那就是超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