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阿源望向四叔以前住的教师宿舍,发现宿舍的窗口灯光亮着。
阿源叹了一口气,准备回家,但是忽然一下想:“谁搬进住了呢?要不,去看一下。”
阿源打定主意,立刻踏动自行车,不一会,就来到了宿舍的门口。
大门半掩着,阿源停好自行车后,走到门边,对着门里有礼貌地喊了一声:“请问,老师在吗?”
“谁啊,在呢!”声音刚落,从里面走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
阿源一看,这不是老雷头吗?
那就尴尬了。
老雷头是阿源四年级和五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他推崇的教育理念是“严师出高徒。”阿源在他班里,可是吃了不少苦。
“雷老师,我是李强升啊!”阿源上初中时改了名字叫“李美震”,但是在老雷头的班级时,阿源叫李强升。
“啊?李强升!想进来坐。”
“谢谢雷老师!我临时起意过来瞧瞧,没有带手信,我就不进去了,下次我一定正式拜访您。”
“那就客气了,你能来我就很开心,听杨益武老师说你现在南光农场教书,了不起啊,当初是我看走眼了,你可是一个奇才啊。”
见到老雷头这个夸赞自己,阿源很开心,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他说:“雷老师可别这样说,我可永远是您的学生。”
“不敢当啊,你确实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后来我的教学方式也因你而改变不少。”
“……”阿源不知如何接话。
“邻居住着就是杨老师,他跟你可是校友啊!要不去我们一起去他家坐坐。”
“好啊,我也一年多没见过他了。”
老雷头敲了敲杨老师的门。不一会,杨益武开了门,看到是阿源和雷老师,连忙把他让进屋里,沏了茶,三人就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
阿源顺便就把这一次去广州和东莞的所见所闻说了出来,并提出了一个假设:我们如果放弃农场里的一切,去东莞教书现实吗?
老雷头说:“我还有一年就退休了,对我来说是不现实,不过,我倒是支持年轻人去试一试,搏一搏,现在的农场是一天不如一天,我的好多学生都去了珠三角打拼。”
杨老师说:“兄弟啊,我也想出去啊,但是农场会放人吗?编制还要不要?户口还要不要?风险大啊!”
阿源听了两人的意见,头脑更是混乱了。
他告别了两位老师后,回到了家,冲了凉,躺在床上,想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南光农场其实还真有不少东西是阿源舍不得的。
不说这个编制内的公办教师,不说未来的总务主任,不说户口什么的,单说陈萍,阿源就放心不下。
陈萍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是农场职工,一辈子就几乎是待在农场里了,而陈萍是不可能抛开体弱多病的两个老人跟着阿源上东莞。
如果阿源上东莞,那么他和陈萍的感情就要黄了,爱情能克服那么远的距离吗?
阿源不敢想。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