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创
感谢几天的风,因为有力度而把密布在天上的阴云吹散。弥漫在心中的“2019冠状病毒”阴霾,我相信也会因为人类的共同奋起抗击而消除,那借病毒疫情织成的灰色谎言之网,想罩住光明中国的企图,也一定会被正义之风吹掉。
或是大风降温的缘故吧,这两天气温降了不少。今天的最高温度比前天的最高温度要低了整十度,感觉有点儿深秋的“凉爽”。之后,似有秋感也不止可见之风,更因为天上见到了许多缓慢移动的白云;那些在蓝天之中游走的洁白的云朵,有的路过太阳不时把阳光遮住,于是眼前就忽明忽暗起来。
忽明忽暗的世界会让内心有所触动,想想自己以前有时总是被忽明忽暗的外界忽悠着心情的。孤独时会产生两种情况,明亮阳光下即便孤独心情也会好,而当天空昏沉和灰暗时心里总有一种莫名伤感。
其实,用清净的心去看世界会看到许多明暗的美。西洋画最讲究静物素描,艺术家们笔下作品产生的美,会通过他们的一双眼睛透视出来,再用明暗搭配成为一幅完美的艺术画卷,明处突出了艺术品想表现的主题,而灰暗的地方则是艺术品刻意衬托主题所用的手法;明处是艺术家突出刻画的地方,阴影处则是艺术家以独具慧眼方式去透视并用笔着色渲染的地方;素描是为油画艺术打基础的,一幅成功的油画作品一定是完美的明暗高度协调的艺术品,比如达芬奇的《岩间圣母》画。自然界到处可见许多明暗协调的实景,白天阳光照到无论是建筑、植物、晚霞等等,都有它们不可分离的明暗协调美;夜晚,一样会借月光、灯光看到城市街道、社区、花园等物质构成的明暗美。另外就个体人而言,内心世界也存在着明暗协调的事情,真不能偏颇于心,不让阳光入心则会让心也变得阴暗起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变得是灰色的,把外在的本来是多姿多彩的世界都看成是灰黑的单色调,于是一些这样的人会带着灰黑的认知观,去抹黑一切,包括抹黑国家社会。
“2019冠状病毒”是十足的恶魔,对它伤害人类的情形,人们绝对不能容忍,但它既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出现了,人们除了正视它和抗击它以外,还可以透过它去认知人。它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不同的人,可以照出人心的不同明暗处,如此看来,如若以社会纯粹的理论认知观看,或许这就是一种社会的明暗协调情形吧,但在社会学家眼里,这种情形会有美感吗?我不喜欢心理阴暗的人,把本可以明确区分的白与黑、是与非等颠倒来颠倒去,混淆不清。
在病毒疫情面前,那种既将武汉不封城说成一无是处,又将武汉封城说成一无是处的低端常识日记,它实在算不上是明暗协调的社会认知观点。同样,时下给国家外交精英们写文章贴上“愤青”标签的人,也是心里一片阴暗的社会认知所然。今天读到了一篇追踪许可馨事件的文章,似乎从中看到了那些热心追捧其言论的民众们,并没有内心的一点明暗协调的美感。再来看西方恶势力的政客们吧,在病毒疫情面前,他们没有用心去保护本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反而用污名化的“政治病毒”来攻击中国、攻击世卫组织,甚至攻击他们本国的州长,可见他们内心深处的一片灰暗世界。“2019冠状病毒”这面镜子很好的照出了社会人的两面人性,善性的总是善良的,恶性的总是邪恶的,他们在这面镜子中如此的对比鲜明。
明暗协调与否,不止存在于眼见的事物,还指存在于耳听的语音。
(2020年4月21日随笔)
2020.4.22.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