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安丽读书笔记
你是园丁型家长还是木匠型家长?

你是园丁型家长还是木匠型家长?

作者: 安丽成长进化圈 | 来源:发表于2022-08-15 05:36 被阅读0次

你知道吗?家长对孩子做了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家长是什么样的人、和孩子是什么关系,以及给孩子提供了什么环境。

这是《园丁和木匠》这本书核心的理论,我从中挑出9个结论,和大家分享:

1. 家长与孩子,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个操作。做家长,不是当木匠去雕刻作品,而应是园丁,提供好环境,让孩子自己生长。

2. 孩子大脑的发育,会经历变化。

6岁前,孩子大脑的特点是“混乱”,适合无目的的自主探索;6岁后,孩子的注意力变得可控,开始能专注于学习某一个知识;而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大脑会再次变得混乱,做出各种出格的举动。

3. 童年真正的价值,在于混乱。

混乱是一种演化策略,让孩子能发展各种个性,来应对未来多变的环境。因为未来的环境不可预测,所以孩子将来幸福不幸福、成功不成功,要看他的性格和所遇到的环境是否匹配,这不是家长能决定的。

4. 养育的重点,不是让孩子学会某一项技能,而是学会面对未来的不确定。

父母应该做的,是提供多方探索、体验丰富的环境,让孩子适应未来的多变;而不是执着于过早的收获,比如今天背了多少唐诗。

5. 研究发现,孩子会主动模仿他人,尤其是关系亲近、与他相似的人。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而且,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好,孩子就越愿意模仿他们。

6. 孩子会通过观察,对父母的行为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父母的行为是自然流露,他们就更倾向于模仿;相反,如果父母的行为是刻意引导,他们就不会模仿。

所以,假模假样地灌输知识是没用的。想让孩子听话,首先看看你跟他的关系好不好,其次问问自己有没有这样去做。

7. 玩,是必不可少的成长环节。不但能促进学习,更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研究发现:不管是与同龄人打闹,还是玩玩具,孩子大脑负责社交的区域,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提升大脑的可塑性。

8. 学会“假装”,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假装游戏有两个作用:

① 设想事物的多种可能性,提升孩子的创造力;② 让孩子理解别人的心理状态,变得包容和善解人意。这个关键窗口期,是在18个月到5岁这个阶段。

9. 在教育中,家长应当是“脚手架”,引导孩子自主搭建知识大厦。刻意地教导,反而容易让孩子只吸收、模仿,而不去探索和创造。对于一般家长来说:不过多干预,可能就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章

  • 你是园丁型家长还是木匠型家长?

    今天在打卡小程序里关于每天一本书的分享是园丁与木匠,这本书里的很多观点其实特别适合我们做家长的去好好学习一下,关于...

  • 你是园丁型家长还是木匠型家长?

    你知道吗?家长对孩子做了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家长是什么样的人、和孩子是什么关系,以及给孩子提供了什么...

  • 你是木匠型还是园丁型家长?

    家长对孩子做了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家长是什么样的人,和孩子是什么关系,以及给孩子提供了什么环境。 从《...

  • 家长是园丁还是木匠?

    针对孩子的教育,我有很多疑问,最近听了万维钢老师解读高普尼克《园丁与木匠》,深有感触。 1、经常发脾气的爹 ...

  • 【8号挑战第四天】读《园丁与木匠》有感

    暑假读了《园丁与木匠》这本书,书里在讨论园丁型和木匠型的父母。书的封面推荐语写的是:“所有父母或者想要成...

  • 园丁型父母 还是木匠型父母

    在《园丁和木匠》一书中,从孩子成长的规律出发,提出了如何当父母的问题。 “园丁父母”提供给孩子丰富、稳定、安全的环...

  • 我眼中的明智型家长

    在阅读《坚毅》过程中,谈到明智型家长、放任型家长、忽视型家长和控制型家长!当然明智型家长应该是所有家长努力...

  • 你是园丁式家长与木匠式家长?

    《园丁与木匠》的作者艾莉森·戈普尼克认为:父母真正该做的,是给予孩子成长所需要的一个安全、温暖、自由的环境,让孩子...

  • 你是情绪抹杀型家长,还是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

    “约翰▪戈特曼是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情绪训练(emotion coaching)”方面的著名专家,在这...

  • 你是园丁还是木匠

    今天看书的时候,书中的一个观点和我曾经度过的一本国外的书观点特别类似。都谈到了对于一个教育者,你是园丁型还是木匠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是园丁型家长还是木匠型家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rh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