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307:《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畅销书读书笔记读
- No307:《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畅销书读书笔记读
- No307:《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畅销书读书笔记读
- No307:《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畅销书读书笔记读
- No307:《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畅销书读书笔记读
- No307:《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畅销书读书笔记读
- No307:《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畅销书读书笔记读
- No307:《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畅销书读书笔记读
- 为什么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我们又该如何摆脱
![](https://img.haomeiwen.com/i8822192/19025f1f3dd96d83.png)
《稀缺》这本书可以说是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跨学科研究的经典。该书的主要作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29岁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50万美元奖金,2012年还被英国《连线》杂志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50人”之一,他在研究贫穷和忙碌等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让他成为了“稀缺”领域的世界权威,2014年这本书尚未出版就进了《金融时报》当年度必读十本商业书籍榜单,这真可谓是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领域中大神级人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8822192/05aa2b4807a9662b.jpg)
在这本书中,塞德希尔不仅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稀缺”对于个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的影响,同时也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为什么“稀缺心态”会导致个人众多的“低效、无能、非理性”的盲目视角和短视行为。
本书分为三部分: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贫穷和忙碌是如何让“带宽”变窄的;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很忙和很穷都受到了稀缺所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并将其他事情排除在外。这种专注会让人们从稀缺中获益,让人们获得专注红利,从而做到一些凭借自身力量很难做到的事情。
当然稀缺也会带来负面效应,书中介绍了消防员死亡的案例。接到火警报警电话的消防员快速行动,消防员亨顿却意外身故,令人难以理解的事,亨顿不是因为火焰灼烧而殉职,也不是因为吸入了烟雾,更不是因为房屋倒塌,而是因为在去现场的路上,车遇到了急转弯,消防车左后门突然被掀开,亨顿被甩出了车外,头部撞上了马路牙子,巨大的冲击力导致他头部遭受严重的外伤而去世。
究其原因,居然是稀缺心态在作怪。消防员们接到报警电话后,他们不仅要迅速跳上消防车,赶赴火灾现场,而且还要在抵达现场之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虽然消防员们非常善于管理这种时间稀缺,但是这种专注红利却意味着他们要忽略其他的事物。
稀缺令人专注,,同样的,专注也会导致我们有了“管窥”只见。就如同摄影一般,将景物装入框中,而框入一些东西就意味着其他的景物会被排除在外。管窥就是人们对这种体验的总结与融入。我们一旦对一项事物产生关注,对于其他事情就会产生抑制,即“管子”之外的事物被抑制了。
既然稀缺有如此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摆脱这些影响呢?
首先,做好规划,放宽视野,放眼“管子”之外的事物。作者提出了带宽的感念来形容心智的容量。
试想一下两种情况:
一是,你的汽车出现了问题,需要300元的维修费用,你的保险能支付一半的费用。你是现在去维修?还是等一等,盼着车子能再开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二是, 你的汽车出了问题,需要3000元的维修费用,你的保险能支付一半的费用,你是现在去修还是过一段时间再修?
实验证明,将300元换成3000元,对富人和穷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无论是300元还是3000元,不足以让富人考虑稀缺或者自身的财务问题;但是对于穷人,对金钱的稀缺一旦出现,就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认知能力。
带宽的负担不仅降低人的认知能力,还会抑制我们的执行力和控制力。
制定计划需要带宽,而稀缺则是带宽的沉重负担。因此制定计划对于大多数稀缺心态的人来说,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是我们必须要做!
其次,主动建立余闲,为自己制定的计划可以留白。给自己留下回旋余地,这个余闲可以让我们不会再发生紧急突发事件的时候把所有的带宽全部占用。如果你的日常安排总是满满当当的,那么,一个突发事件就能让你所有的日程落后。
再次,安排干预,不让自己掉入稀缺陷阱。用外部干预手段终止可能出现的稀缺。例如,会议总没完没了超时,那就安排时间提示助理。总是出现资金短缺,每月为自己存款,以备不时之需。
通往富足的美好生活是每个人的向往,而通往这种生活的过程中对自己惯有生活模式的改变是必要的。唯有真正看懂“稀缺”,增加带宽,才能让自己即专注于所做的事情,又可以纵观人生规划,远近兼顾的人生规划才是走向富足的正确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