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作者: 威威兔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17:06 被阅读0次

《经济学原理》英  马歇尔 著主要就是研究“人” 也是社会科学一个重要分枝。

              第一卷      导言

经济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一种主要力量,它涵盖的领域很广,生活方方面面。本卷主要阐述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实质,经济学规律与自然科学规律的差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目标和主要课题等。

                  第一章、绪论       

            宗教和经济学是形成人类社会的两种主要力量。

1、  经济学研究对象——一个是财富,另一个是创造了财富的人。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等。

( •ิ_• ิ)创造、消费、生产、分配、还要研究贫困,很多人平庸的根源。

            2 、 经济学与贫困问题

    贫困是造成愚昧的原因之一。无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发展,这种局面是可以解决的。机器人使人们从沉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收入提高了。有精力去学习文化知识。

( •ิ_• ิ)贫困的人,一是没有太多时间来学习文化和知识,有的人也不重视学习,觉的没啥用,还不如工作挣钱来的快。也不太愿意花时间来思考,还有宿命论思想,享乐于当下。

              3 、  竞争

    说到竞争,人们会联想到不好的东西,这其中包含着自私自利之心和对他人利益漠视的意味。近代产业方式注重自身的利益,不具备对他人利益的注重。自私自利的说法有一点偏激,恰当的评价应该是——精明。

                    竞争的作用

                          竞争

                            ↓


    (1)正面作用,通过降低价格来提高竞争力,可以帮助穷人获得更多的产品提高生活质量,对社会有利的。


(2)负面作用  竞争负面作用是产生了欺诈,欺诈产生的原因是知识的进步让人们发现了很多鱼目混珠的方法。


            第二章经济学的实质

1、经济学的动力研究

    经济活动中产生动力和阻力,动力和阻力数量可以用货币的形式大概得出。但动机的质量,无论是高尚还是卑劣的,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

      但工作最本质的动力还是工资的追求,特别是对普通人来说,这种对工作付出的物质方面回报,才是他们最坚定的动力因素。获取工资的欲求是相同的。

( •ิ_• ิ)花钱的方式可以看出不同,有些人花钱是为了满足某种私欲,有人则是为了帮助别人,有人则是为了某种崇高的理想,也有出于某种卑鄙的想法。总之从一个人如何花费自己的工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质。

      经济学的精确性和自然科学是不能相比的,因为它归根到底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而人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也没办法精确。

      经济学主要研究人性中的欲望,理想和其它本质性情感,这些动可以用某种外在的方法表现出来。这样能通过货币来衡量,衡量的方法越精确,获得的动力就越大。

    衡量的方法并不是直接通过人的情感本身来使用,而需要通过情感表现出来的结果来衡量,从情感表面寻找蛛丝马迹。

    我们一直提到满足感,只要具备相等的物质方面的收益,它们的动力因素便是相同的。这些价值方面,对研究经济学来说,是最基础的部分,也是必须的部分。

                  2、衡量的方法

      金钱可以作为衡量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对动机还需要从其他几个方面综合考察。

        第一个问题是,同样数量的货币,对不同的环境下的不同人来说,带来的满足感和快乐有很大的不同,对于相同经历的人来说,同样的事件之于他们,也会产生很大的区别。

      有人愿意花费多少钱来获得一件物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件物品给人带来的满意度有多大。金钱不是唯一衡量标准,所处环境等方面综合考察。相同的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会使他们从中获得的愉悦程度更加接近。

      第二个要考虑问题是,付出相同的金钱,穷人比富人需要的动机更为强烈。

            3、习惯是有意识的选择

      人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往往会依照习惯行事,虽然这看起来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这是无数个前人经过多次思考的惯性结果。小偷从路人的口袋中偷走钱币,被第三者看见,他定然会,认为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这并不代表小偷的行为损害了第三者的利益,只是基本的判断标准已经形成。它已经成了第三者行事的一种习惯。(( •ิ_• ิ)主观)

                      4、动机

          赚钱的动机并非都是为了自己的物质欲求,是一种目标手段当这种目标符合道德标准时,对金钱的欲求就并非卑劣。

        第二个需要说明的动机是,人们总渴望获得别人夸赞并尽量避免被人鄙视。(很多人比较在意同行的重视,对其他行业的意见,则不是那么上心)好胜心往往成为人们经营动力。

        在个人希望家族繁荣昌盛的本质中,包含着对自尊心的推崇。即便如此,家庭情感仍然是一种纯粹的利他主义的表现形式。

          5、共同活动动机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特质并不只由思想和情感构成。对整个社会来说,并不是将所有成员加在一起就能窥到它的全貌,虽然,社会确实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的。很多情况下,我们研究经济方面的问题,往往是从个人产生影响的动机上出发的,但个人并不是完全和外界没有联系的个人,他是群体中的一员。

              第三章经济规律

              1、研究方法

      主要对事实,收集、整理和解释,再通过这些得出对现实有益的收获。“考察和解释、分类和定义虽然重要,但只是准备工作。本质目的,是要得出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归纳和演绎都是必备的研究方法,就是和我们双脚行走一样重要。”

              2、规律的性质

        经济学规律可以和潮汐的变化规律相比,但不能和引力规律相提并论,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社会科学达不到自然科学那种精密度,经济学能做的最高水平的精确性,也会有瑕疵和缺点。

            3、词语的多义性

      “规律”无非就是一种可靠的清晰性的一般命题或倾向性叙述,每个科学都有这样的叙述,但我们并不会给所有这样的叙述加上一种形而上的性质,称它们为规律,实际上我们不能这样做。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而选择来自实际的便利较多,来自纯粹的科学研究较少。当需要进行引用时,详细的叙述很不方便,我们给它一个新的名称,(否则)就不必如此。

            一个词语往往具有多义性,同样是“强壮”用在法官身上和用在船夫身上具有不同的内涵。我们形容一个法官强壮,多半指他在精神上有力度。如果我们赞美船夫强壮则指他身体强壮,能对抗暴风雨。

  第四章经济研究的目的与课题

              1、研究目标

      经济学研究的目标有两个,第一个纯粹为了追求知识,第二个是为了解释清楚现实的情况。在进行研究之前,对这些研究成果的用途进行衡量,但不能直接用来对工作进行规划的参考。如果这样做,往往会碰到现实和预想不一样,这时我们会将不符合想象的状况剔除。对实际目的直接追求,各种知识点聚集起来,这样会把精力浪费在知识面上,而得不到创新——正确的研究方法,将那些本质上相同的事件和论断收集起来,为了某种科学性的目的进行研究。如此一来,就可以触类旁通。长此以往,规律的特性就很容易被我们获得。

          2、主要课题

(1)工业社会,影响物质财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因素是什么?

(2)产业和商品交换的程序是怎样的?

(3)大金融市场和批发零售的小规模市场有什么不同?

(4)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是怎样的?

(5)所有这些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

(6)它们目前的情况和最后的结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7)一种商品的价格因素,会受到哪些条件的限定?等……

      3、经济学家必须具备的能力

      要有想象、知觉、推理、谨慎、道德的基本素质。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17

    <<经济学原理>>

  • 小书单啦

    [ ] 汉书 [ ] 史记 [ ]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 推荐50 本改变你命运的经济书

    No.1 经济学原理(上下) 图书名称:经济学原理(上下)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

  • 经济学十大原理(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本文内容来源:《经济学原理》(曼昆) 经济学十大原理前四条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五、六、七条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

  • 经济学书籍

    经济学 一、经济学原理:初级 1、曼昆:《经济学原理》,北大出版社 2、萨谬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 经济学基础概念?

    1、只有完善的市场经济,才能使用经济学原理吗?并不是,只要有人的地方都可以使用经济学原理 2、经济学原理中最核心的...

  • 2018.3每天听本书金句积累

    2018.3.4《牛奶可乐经济学》 1. 带着基础经济学原理去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且用经济学原理去解释这些现象...

  • 初探经济学

    本周开始看经济学书籍,选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同班的.Mr.Lau.也有推荐此书)。 开篇先讲10个经济学原理,...

  • 寒假《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的入门级教材,它简单明了。也被称为是经济学教科书中最生动和有趣的...

  • 读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有感

    读比较优势原理有感 最近读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科,学到了比较优势原理。这个原理号称经济学最坚如磐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济学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vc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