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四逆散

作者: 无聊小人物 | 来源:发表于2021-06-26 20:48 被阅读0次

四逆散《伤寒论》

【组成】柴胡6g 白芍6g 枳实6g 炙甘草6g

【功能与主治】透邪解郁,疏肝理气。主治:①阳郁厥逆证。症见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②肝脾不和证。症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组方分析】本方证由阳郁气滞所致。外邪传经人里,气机郁遏,不得疏泄,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肢,而致手足不温。由于气机郁滞,升降失调,病邪逆乱于内,故可见诸种病症。气滞阳郁化热,则身微热;心胸阳气失于宣通,则或咳,或悸;水道失于通调,则小便不利;气郁不畅,木横乘土,则腹痛;胃肠气机不利,则泄利下重;脉弦主肝郁,亦主疼痛。方中柴胡人肝胆经,疏肝解郁,透邪升阳,使肝气条达,阳郁得疏,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并能防柴胡劫肝阴,且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作用较好,为臣药。枳实下气破结泄热,既助柴胡调畅气机,又合白芍调理气血,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诸药,又助白芍缓急止痛,为使药。四味药物配伍,调和肝脾,舒畅气机,升降同用,气血并调。

【临床应用】(1)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由于临床表现非虚非寒,被后世视为治热厥或气厥的代表方;亦用作疏肝理脾之通剂,常用于肝胆气郁所致的四逆,或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以手足不温或胁肋疼痛、脉弦为辨证要点。(2)常用治慢性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急性乳腺炎、输卵管阻塞等。

【用法】水煎服。

【使用注意】阴虚气郁所致的胁肋、脘腹疼痛,忌用本方。

【附】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引《医学统旨》方由柴胡6g、陈皮6g、川芎4.5g、香附4.5g、枳壳4.5g、芍药4.5g、炙甘草1.5g组成。功能疏肝行气,活血止痛。用于肝气郁滞证。症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者。

相关文章

  • 四十七、四逆散

    四逆散《伤寒论》 【组成】柴胡6g 白芍6g 枳实6g 炙甘草6g 【功能与主治】透邪解郁,疏肝理气。主治:①阳郁...

  • 四逆散之临床疗效小小见解

    本人门诊中四逆散之主方的病人甚多,病人反应疗效也甚好 ,故而本人对四逆散的应用的一点小小见解 。 四逆散——...

  • 调和肝脾剂:四逆散 逍遥散 痛泻要方

    四逆散 《伤寒论》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邪成厥逆,敛阴泄热平剂扶。

  • 四逆散

    四逆散,善治肝郁脾虚,方子很简单,就四味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第59集

    同名不同性的四逆汤和四逆散 四逆汤为什么叫四逆汤,是因为四肢厥逆,上肢从肘到手,下肢从膝到脚,是凉的,体温低落。这...

  • 2020.5.2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与胆结石治法

    一、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与宋本之四逆散 【10.5】 少阳病,气上逆,今胁下痛,甚则呕逆,此为胆气不降也,柴胡芍药枳...

  • 中医思路整理

    怕冷手脚凉思路 阳虚体质用 四逆辈(脉沉弱,恶寒怕冷) 气郁柴胡证用 四逆散(脉弦口苦,不欲饮食) 血脉不通用 当...

  • 举一反三学方剂

    柴胡疏肝散,木香顺气散,四逆散是三个功效极为相似的方剂,其功效均可疏肝理气,但是兼治又不尽相同。 柴胡疏肝散:疏肝...

  • 通脉四逆汤、四逆散、猪苓湯

    少阴病;通脉四逆汤症状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十七、四逆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vi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