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是曾国藩在咸丰五年五月二十六日,自江西南康军营写给湖南湘乡老家的四位弟弟的。此时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正在江西湖口等处与太平军作战。信中曾国藩谈及了前线的战况,并就用兵、用人、读书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信中提及的罗山是湘军著名将领,罗泽南。
澄候、温甫、晁甫、季洪四位老弟:
二十五日那天春二和维五抵达营地,接到父亲大人的手偷,还有澄弟、沉弟以及儿子纪泽的来信,信中所言,均已悉知。
前线这里自从四月十九日那天遭遇一个小挫折之后,五月十三日,各营在青山与敌大战了一场,侥幸获得全胜。这支贼匪水战的策略完全是在模仿我军,船只的大小长短,船浆的疏密程度,炮火的远近程度都跟我军基本相同,他们不如我们的地方,在于炮弹打的不远,所以我军因为贼军炮火而受伤的仅仅有几个人,而逆贼伤亡则有三百多人,他们胜过我们的地方在于每支船桨都由两个人来划,所以船行驶的更快。
罗山攻克广信之后,本来可以立刻经由饶州、都(du)昌前来湖口会剿敌军,因为浙江巡抚写信给他,令他前往徽州会同剃贼,所以他的部队停留驻扎在景德镇,不能前来湖口,又因为义宁州失守,江西巡抚想要调他回南昌,守卫省城,这样就更没法来南康、湖口等地了。事情很不顺利,处处受到制约,这也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
永丰十六里所编练的新的部队,用来壮壮声势还是可以的,现在就用来打仗恐怕还不到时候,澄弟你最好认真的考察一番。陈琨(kun)最后加钱捐了个什么官职,等你查明之后再告诉我吧!现在大营并没有吏部的公函,如果是漏填了,还需要从麓(lu)西那里借一份填上才行。
小划子那营的士兵里,如果有能够当营官、哨官的可用之才,希望你告诉荫亭,把他们挑选出来。远弟曾经推荐曾(zeng)和六,这个人本来确实可以称为可用之才,但行军打仗,危险重重,像他这样家底殷实的富家子弟未必会愿意冒险到前线参军。如果他自己慷慨从军,弃笔从戎那是可以的,如果我写信调他到前线那么就不妥当。朱楚成才干,只能够指挥一仙(shan)板的士兵,不值得我专门写封信调他到前线来。
听说父亲筹办的单发火镜(chong)十分好用,但是引线的孔最好大一些,用两到三根引线,那样质量就更可靠了。
远弟所买的方、姚两人的集子,近来看了吗?
身体虚弱,经常生病,手中有名人的文集就静下心来多读一读,不必要求自己一下子就能有很深的领悟,也不要逼自己一定要背会,只需要反复思考其中的道理就可以了。今天看几篇,明天再看几篇,时间长了自然对你有好处。已经看过的部分,自己都做上记号,略微做一些批注,否则的话,时间长了就忘了看没看过了。筠(yun)仙来江西的时候,我写了一首诗来咏叹我们的重逢,一时间和诗的人有几十人,我就让我的书记员抄写了一本寄回去给你们看一看。
癣(xuan)病最近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只是今年的夏天异常的酷热,将士们都很辛苦!其他的就不——说了,顺便向你们问好。
哥哥曾国藩亲笔,五月二十六日
咸丰五年,太平军与湘军在江西湖口等地展开较量,此时的太平军兵锋正盛,湘军常常顾此失彼,十分被动。虽然正是急需用人之际,但曾国藩仍然十分谨慎。不堪大用的部队和人才,他绝不滥用;不愿到前线的人才,即便才华出众,他也绝不勉强。这些细节都能反映出他作为湘军最高统帅的睿智、过人之处。
在读书这个问题上,曾国藩有很多心得,在这封家书中他就指出,读书不必强求能够记诵默写,读书的重点不在这里。在他看来,读书最重要的是要“反复涵咏”,也就是多思考。同时他还指出,读过的书要做好标记,方便以后记忆,这些道理都是值得借鉴和思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