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CC12
前言:白驹过隙,随着自己不断长大,新的想法和旧的梦想总是在不断的起冲突。“保持自我”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显得脆弱不堪,并不是自我放弃的快,而是处在这个信息爆炸和金钱至上的时代中,自我评价过于膨胀,面子和里子的实力不对等。所以写这篇文章,为的是时常提醒自己对自己的定位,时时刻刻还自己一个真实。
A.
“儿子,想不想老爸请客大办一下你的生日呀?”还记得这是在我快要12岁时,老爸单独问起过我的话。
那时候的我,性格之中就逐渐透露着叛逆的味道。由于当时别的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家里都大操大办,不是发请帖就是通过电话邀约,所以平日里能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一些快到12岁的小伙伴们内心里按耐不住的期待。而当时,一向以清流自诩的我心里暗暗的告诉自己“我一定要跟别的小孩子选的不一样!”。所以在我的童年时光里,很少会有一些大场面。
B.
转眼又到了18岁前夕。
17岁的自己脑海中已经模模糊糊的有了一种时间的紧迫感,仿佛自己的每一个选择,或者做每一件事,都会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不知你们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想法。
那时候的我,时常认为自己的想法是独一无二的,自诩在同龄人中属于相对成熟的一种,所以自己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要保证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当然,作为一位“cool kid”是需要代价的。17岁的时候,同大家一样打篮球、玩游戏,听音乐。但身为一位自认为特立独行的孩子,我大多时候是在独自投篮、周末独自一人rank,再或者去找非常小众的音乐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思想和大家都不一样。这个过程是非常孤独的,同样也没有人会关注自己。只是“酷”这个想法,在当时自己的心目中已经盖过了孤独和寂寞所带给我的不安。
我发现我喜欢接触“酷”的人和事。
C.
来到了我的20岁。
在我20岁生日到来之前,脑海中从前从未出现过的偏激想法和悲观的念头,相继从黑暗之中对我伸出手来。但是多半还是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思考。仔细想来,从18岁到现在,情绪越来越脆弱,但奇怪的是承受能力比以前强了太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高中时期的孤僻性格所带给我的影响。耐得住寂寞,这可能是我现在唯一的优点。
很多很多时候,脑海中会产生无数奇奇怪怪得想法,情绪变的低沉、整个人变的沉默寡言。更多时候,内心会渴望能找到一位聊的来的伴。可是很快就会发现,其实大家都一样,每一个人都会时不时的将自己封闭,也都同样渴望被理解、被照顾。当看清自己的欲望之后,很少会主动接触别人,原因也变得太赤裸。
社交恐惧有时候是很多因素组成的。
随着年龄增长,属于自己的自由也变的所剩无几。不仅仅是时间、空间上的自由,更多是身心上的自由。
又一次和朋友饭后闲谈,不知不觉间就提到了小说。就我自己而言,更加倾向于日本作家的小说,原因是我欣赏他们大多数人在创作时脑中所浮现出的宏大的世界观和令人为之一振的人生态度。
但提到日本小说,这位朋友却说“日本小说大多数会引起太多消极或者是深刻的思考,很多时候我不愿意产生这样的思考,因为平时的生活就已经够累了。”这番话便使我联想到人们所谓的“思考自由”,当然,作为学生,时间自由和空间自由要比大多数人要多得多。可惜的是,平时生活中,我自己也很少将这些东西去量化。
D.
20岁也仅仅只是个开始。
每当我再一次独自一人坐在星巴克,透过落地窗看着外面人来人往的时候,心中更多的还是期待。但是这种期待也很容易被磨平,能力不足的时候还是失望更多。欲望和期望越是膨胀的快,失败时被打击的失落感也会翻几倍的袭来。但还是要不断尝试,因为内心还是活着一个向往“酷”的孩子。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期待着各自的“酷”。
如果您喜欢我写的文章,也请关注我个人的微信公众号:“MCC12”,感谢您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