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作者: 朱梦雅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21:13 被阅读0次

                            微课分享导师--黄德英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们的需求,今天与大家分享: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不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学习哪些东西呢?比如家长试图和两岁的孩子讲道理,想要说服孩子,什么样的举止才比较合适,才能让他人接受?可两岁的孩子,他们的大脑还不具备分析因果的能力。所以,任凭家长讲再多的道理,孩子也无法理解。

      不同阶段的孩子有怎样的心理特点,家长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已达到更佳的效果。

    2岁以前

培养和孩子的亲密关系

    两岁以前的孩子情绪感非常的灵敏,情绪管理也比较容易。父母在这个阶段,要重点的培养与孩子间的亲密关系和信赖关系。比如陪孩子玩耍,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睡觉等等。这对孩子建立起与父母间的终身亲密情感关系是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旦这种亲密关系情感关系的形成,以后,妈妈的一个眼神,爸爸的一个动作,孩子都能够心领神会,妈妈有心事或者生病了,不用开口孩子都能敏锐地觉察到。

    现代父母大多非常忙碌,如果父母没有办法时时刻刻陪伴孩子。应该让孩子和其他的亲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比如家中的老人,因为我们白天都要上班,很多时候都会由家里的老人来照顾。这个时候,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如果孩子由其他的家长老人,这些亲人来带大的话,当孩子回到父母的身边的时候。我们父母亲就不能随便的说老人们的不是了,因为这时的孩子已经跟老人们建立了一种亲密的关系。

    父母的这种做法,就会让孩子处于情绪分裂的状态,这对孩子的情绪发展和亲子关系的建立都是非常的不利的。包括到孩子成人以后,如果亲密关系没有建立好的话,那将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的婚姻生活,可能都会难以建立亲密关系。

    你们知道吗?孩子们的大小便训练,居然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你可能会觉得宝宝的大小便训练只是一个生活习惯的建立问题,与宝宝的个性发展扯不上关系。其实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早在他的人格理论中就提出,大小便训练对宝宝的个性形成使用很大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在一到三岁的时候,宝宝最感兴趣的就是排泄。排泄的过程和排泄后肛门的感觉会让宝宝产生快感,这个阶段正是你开始对宝宝进行大小便训练的最佳时期。

    如要求宝宝不能随便大小便,要蹲专用的坐便器,一方面,宝宝会追求排泄获得的快感而另一方面,父母企图实现对宝宝大小便的控制。于是,亲子之间其实就很容易发生冲突,如果你对宝宝的大小便训练过早过严,在宝宝的身体机能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肌肉活动时,就严格要求宝宝控制自己的大小便,这种注定的失败,可能会使宝宝形成一种羞耻感或者洁癖,过分注意调理细节,甚至固执的一些心理特点。

  如果在训练中宝宝通过过度的排泄来对抗大小便训练,也会导致他形成浪费,无条理,放肆等一些特点,在美国对宝宝的大小便训练并不像我们国家那么早。很多的幼儿园还会为宝宝准备一些尿布,其实有的时候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因为他不想过度的被家长掌控的同时,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自己的大小便,可以由我来控制。此时的叛逆就是我可以不听,你要求我的事情,我想按照我的意愿来做。

  2-6岁

让孩子多接触自然

    二至六岁的孩子,要让孩子多接触自然。谁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于是从孩子呀呀学语开始,很多家长就急着教孩子识字,算数,背唐诗等,家长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效果很可能会事与愿违,过早的单纯知识性学习,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的认知思维过早符号化,也不利于孩子天赋的开发,六岁以前的孩子,使用非语言系统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

  这个阶段应该重点发展孩子的右脑。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尽量用形体绘画和想象的方式来与孩子交流。国外很多家长会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尽量不用语言来教育孩子。而是让孩子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世界。比如对苹果的认识,当孩子还不会说话,不会用文字来表达的时候,他脑海中的苹果是一个个形象而生动的苹果的样子。但是,如果我们过早地让孩子生硬的认字,孩子就只能靠使劲硬背的方式,记住苹果这个语言。

  如果孩子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苹果的语言符号,那就无法形成关于苹果的形象记忆。这对孩子的右脑开发是非常不利的。实际上孩子在出生以前,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远超过大脑实际需要的。而生命早期的大脑,就像一个大胆的剪裁师,随着出生后的接触刺激逐渐增加,那些经常受刺激的神经元,就会突出的,会被保留下来。而那些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细胞,所连接的突出,就会被修剪掉。

    如果我们一味的对六岁不到的孩子去灌输知识,就很容易以成年人的思维限制了孩子的天赋发展。所以,这里我们说的比较多的就是六岁以前的孩子尽量要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去真正的去感受这些实物,而不是大人的那种方式过早地让孩子进行一些语言符号的记忆,而是要真正的形象的记忆,更利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发展。

  6-10岁

允许孩子犯错误

  六至十岁的孩子,要允许孩子犯错误。毫无疑问,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让父母亲真正的操心起来了,就像孩子刚刚进入小学的阶段的时候,父母亲苦日子才真正的刚刚开始,普遍进入小学以后,就开始要面临各种升学的竞争,人际关系也比之前更为复杂,这个阶段,父母要记住的黄金定律就是要尊重孩子,要有耐心。

  刚进入小学的孩子,可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的作息和学习压力,不能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也比较容易走神。其实我们家长不能一味的去责备孩子。毕竟这一阶段的孩子自控能力是有限的,对孩子提过高过急的要求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的有些行为在家长看来是错误的。但可能是孩子探索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比如玩弄家里的药罐,到塘里去捉鱼等,对于这样的行为家长应该合理的引导,既不打击孩子认知世界的积极性,又要避免孩子受伤。而对于孩子反复犯错,家长要抱着理解的态度保持足够的耐心,家长可以试着与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和约定。比如孩子上下学的路上,各种注意事项,可以反复的提醒。

  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孩子表现的不错,家长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也能够帮助孩子逐渐的树立信心,就像我们在制定这些计划的时候,包括一些奖惩的制度。那我们的计划尽量是要能够让孩子基本上能够完成这种计划,去合理的制定。包括奖惩制度的话,一定要是让孩子能够比较容易,就是说得到奖励的那种。可能他的一些行为,先需要得到容易奖励的这种方式,那孩子会有积极性。不要孩子很难达到动不动就是被罚,那我想孩子可能也就不太愿意去完成这种计划。

    对于这阶段的孩子的教育,最忌讳的就是过度的责骂孩子。一味的责骂不但起不了矫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效果,还容易伤孩子的自尊心。影响今后的亲子沟通,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也应该注意避免其他亲友在场。不要说有辱孩子人格的话,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家长更多的应该是就事论事。而不要去有辱孩子人格的话,去责骂孩子。包括我们尽量不要去翻老账,就孩子当下的错误,我们进行一个批评引导就可以啦。

10-14岁

建立有效沟通

    十到十四岁的孩子,我们是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我们都知道十到十四岁是青春期前的过渡阶段,由于真正的叛逆期还未开始。过去很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但事实上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对青春期是有直接的影响的。为什么说这个阶段最重要呢?因为这一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虽然只有一些青春期的特点,但相比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这些孩子的叛逆心理,还不至于那么的强烈。

    家长若能在这一阶段与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方式,那么将来家长也能更自然的与孩子交往,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十到十四岁的孩子,已经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是非价值判断,变得有思想,有主见,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与理解。其实呢,如果我们单纯的说教的方式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

    与孩子们建立有效的沟通的前提是家长我们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顶嘴,捣乱,对着干只是表象,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孩子希望受关注被理解被认可,家长要注意留心孩子的这些心理变化和成长诉求,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与尊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家长们不妨以朋友的方式与孩子亲近。在说教前先耐心,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鼓励孩子说出心里话。

  如果一些话涉及孩子的秘密,家长还应该遵守保密的承诺。如果在谈话间家长觉察到孩子犯了错误,要尽量控制情绪,不要立刻去对孩子大加责骂,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关上与家长沟通的大门,亲子间的有效沟通不是建立在家长权威之上,而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之上,只有让孩子认识到父母可以完全的信任,进入青春期后的孩子才会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

  14-18岁

尊重孩子的选择

    十四到十八岁的孩子,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普遍处于学习和升学的高压状态,面临各种人生的选择,就读中职还是高中,高中应该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高考应该填什么志愿?是否出国留学等,这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关乎孩子的前途。家长们无不神经紧绷,担心这担心那,有时也免不了以自己的意志来代替孩子们的决定。

  可是出于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识已经很强烈了,对于家长的善意,很可能是不领情的。真的很容易引起亲子关系紧张。其实对于这些问题家长们不必过于的紧张。我们多给予孩子合理的引导,孩子们会做出聪明的选择,曾经有个孩子问自己的父亲,为何要读书?父亲举例说。一颗长了一年的小树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养了十年的树呢,是可以做领条。长了二十年的树是可以做房梁做柱子做家具。你希望自己是小树还是大树呢?孩子听完想了想,从此发奋读书。这位父亲没有长篇大论式的说教,只是以举例的方式想孩子呈明了厉害关系,让孩子自己做出了选择。

  这时,我也想到就是在我儿子初二结束的时候,初三开学前,其实我也给儿子进行了一次交流,也是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我将来想要走哪条路,读哪个学校。我会把读这个学校有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也有可能就是在这个学校里面将来会有什么发展,会告诉他里面一些厉害关系,包括有可能实现有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做出选择。所以孩子到最后他其实也是非常明白的,也会愿意为自己的将来做出努力。 

  当今社会功利化的思想也是比较泛滥的,一些随大流的选择,可能并不适合孩子。比如有的孩子非常具有艺术天赋,进入艺校是最好的发展方式。但是按部就班,父母对孩子的做法百般阻挠,很可能就会扼杀孩子的天赋。例如李安在初入电影界的时候也曾被保守的父亲视为耻辱,若没有李安自己的坚持,恐怕当今电影界就少了这么一位大师啦。

  在我的身边,也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我一个亲戚的孩子就是到了高一的时候,家长就来问我们,因为孩子比较喜欢画画,如果按目前的成绩,可能考上一个好的学校比较困难,那是否可以走艺术之路呢?那我给他的一些建议就是,我觉得就是孩子如果说在这方面有天赋,而且关键是孩子自己喜欢。那我觉得这条路其实是非常好的。孩子在画画的这个艺术方面,如果说能够走得更好,可能将来考的大学会比他现在考的大学会好很多。

  当时,也是由于爸爸对这种学校非常的不理解,非常反对的。那位爸爸就觉得艺术生,那肯定属于成绩比较不好的,或者是老的观念里面觉得是不好的人才会去读艺术生。但现在真的不是,就是在艺术生里面,确实后来经过进行一些交流,通过孩子这些真实的内心的想法以后。今年也是如愿的考上了一个一本非常好的一个艺术学校。所以呢,家长也非常的开心,其实这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并不一定是要随大流一定要考这种按部就班的名校。

  当然,对于孩子身上一些不合意的行为,我们家长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过于专制。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最理想的相处方式,就是既保持家长的姿态,又要给予孩子,以负责任的自由,也要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在孩子面临选择的时候,家长要充分的考虑孩子的意见,想孩子呈明厉害关系,但最终的选择权利还是要留给孩子,毕竟孩子的人生属于孩子自己,让孩子自己学会选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历练,因为孩子自己选择的道路,孩子才会愿意为自己的人生去负责。

  以上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相信当家长们了解孩子们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特点以后呢,就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们当下的一些行为。更能够理解孩子。当我们真正的能够懂孩子了,相信我们与孩子们的亲子关系也就会更加的融洽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wn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