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惰性大概是与生俱来的,它和辛苦的努力,昂扬的奋斗,正好相悖。能够与之相抗的唯一“心法”便是,内心有个执着的追求,成为永恒的信念,才能坚持坚守,不随性逐流。
为人师数十载,几多欢乐几多愁。乐定乐在,总有学生迷恋学海踏浪乘风,不断精进;愁则愁那,零星几个小娃不上进,掉队班级进步难。常年毕业班,考试大排队,无意争雄,却常有佳绩。状态一直都在,热情从未稍减。何也?手中握着孩子们的未来,只能在这一程攀升,不可在此处低徊!这个想法越发强烈,成为一直的信念!
今年毕业班,学生学习压力基本不存在,但,却有了更多,数不清的“压力”!就线上学习来说,早晨不能睡懒觉的压力,不能不上网课而玩耍不能尽兴的苦恼,不愿写作业又被老师催促的厌烦……。
一遍遍翻看学生作业,又不得不一次次失望退出,明白再也等不来那些不写作业的孩子——这个队伍变大了。从“发烧”后,这个现象变得突出了。请假很好,逃脱责任,心安,踏实。
线上学习,老师要如何“抓住”学生呢?那就一遍遍地隔空呼喊,力求用语言,抵达孩子们内心。只要你好,老师就着力表扬。只要你肯,老师宁愿多付出时间。晚上又怎样?周末又如何?来吧,把你的积极状态展示出来,带动其他人。尽管只是少数人,有动的就好!
呼喊日久,屏后沉寂。有些学生,课堂上连做做样子的兴趣都已失去。老师的讲课,成了纯粹直播,“带货”越来越难,已经听不懂的孩子,更加心不在焉。连某些中等生也“拿来主义”,写作业就是“拷贝”。
“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孩子们如今错过的不只是这个阶段的知识,更是这段时间以来所养成的行为习惯。老师拼尽全力要把最好的东西给予学生,怎奈换来的是拒绝接收。教育要取得理想效果,应当是,老师、学生、家长,各自做好自己!
老师的这番苦心,难有回应,可怜一时!任由惰性沉沦的孩子,懵懂无知,醒时晚矣。谁更可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