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排着长长的队伍,互相间隔离2米以上,慢慢等到医务人员给你核酸采样,那么,做完核酸的棉签都去了哪里?
一位从事核酸检测的医生朋友告诉我说: 当核酸检测人员用棉签在口腔中采样后,会将棉签的头折断放进采样管中并浸泡在溶液中保存。保存液分为灭活和非灭活两种,灭活溶液会直接消灭棉签上的病毒,留下病毒的遗传信息RNA泡。在非灭活的溶液中则会保留病毒,运输于震荡采样管密封之后会装入转运箱中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将采样管取出后,先会核对信息,然后将一批采样管放在漩涡震荡器上震荡,目的是为了分离棉签上的病毒。采样之后会打开采样管,用液浆将溶液吸出来,注射到提取板上,放进核酸提取仪器中检测。通过检测病毒的遗传信息RNA就可以判断是否有病毒存在了,之后会用加扩增剂将RNA复制成成千上万倍,融进PCR核酸检测仪器中进行检测,而此时的棉签则会作为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结果经过一个小时的等待,会在电脑屏幕上显示检测结果,如果显示一条曲线则是阴性,如果是三条曲。就说明有可能被感染,需要复测确认。
原来我们核酸釆样24小时后,每个人在手机上看到显示的绿码和阴性结果,看似非常简单的背后,无数医务工作者却为我们的样本付出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向医务人员致敬!你们辛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