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
按照包政老师的建议,阅读德鲁克要抓住主线;依次序阅读德鲁克的作品,以”与之神游“。
印象
尽管德鲁克具有驾驭思想和文字的天赋,可他并不擅长也不打算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把概念、原理和方法结构化,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在他看来只要把思想和观念合乎社会的需要,合乎人们的基本道德准则和直觉即可。而且他不喜欢咬文嚼字,四平八稳,做秀才文章;他追求思想上的完整性,讲究表达上的准确性,这导致他的作品思维跨度大,叙述上的附加成分多。解读德鲁克的著作,必须学学他把握问题的方式,即弄清楚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弄清楚德鲁克在说一件什么事情。否则,我们很难跟上他的思想主线,容易迷失在他那随心所欲的语言丛林之中。
德鲁克强调实践,始终把各个学科当作一种专业知识的来源,或当作多角度思考的工具,为自己“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服务。他习惯于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借用他的概念就是“使现实变得具有未来意义“。加上他涉猎广泛,尤其擅长从实践中提炼概念,终其一生不断强化自己的思维规模,不断演绎发展自己的思想体系,可谓与时俱进。要向领略彼得·德鲁克的精神力量,必须从他的思想源头开始,从他早起的四本著作开始,即《经纪人的终结》(1939年)、《工业人的未来》(1942年)、《公司的概念》(1949年)和《新社会》(1950年)。否则,难以把握他不断涌动的思想潮流,就像我们难以把握韦伯活的思想灵魂一样,只能窥其片断,不能与之神游。
出处
公司的概念. (2009). 机械工业出版社. 推荐序二
网友评论